AI导读:

随着银发经济的崛起,多家银行正积极联动本地商圈,推出针对银发群体的优惠活动和特色服务,构建全场景金融消费生态。银发经济涵盖十大领域,对推动经济发展和挖掘消费潜力意义重大。金融机构在银发消费扩容与升级中迎来巨大机遇。

  中经记者郝亚娟夏欣上海、北京报道

  为更好满足银发消费,近日多家银行正联动本地商圈,推出针对银发群体的优惠活动和特色服务,构建覆盖“衣食住行”的全场景金融消费生态。此举不仅促进了银发经济的发展,还满足了老年群体的多样化消费需求。

  中信建投研报显示,银发经济作为新兴经济形态,正逐步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新热点。我国已进入银发经济发展阶段,产业需求丰富,涵盖“衣、食、住、行、钱、学、乐、医、养、终”十大领域。这些领域对推动银发经济发展、挖掘消费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据《2024年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统计,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3.1亿人,占总人口的22%,银发经济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8万亿元。银行作为支付端口,天然连接消费场景,是推动银发消费的重要力量。

  打造银发消费生态圈

  6月11日,上海银行发布“促进银发消费行动方案”,推出覆盖“食、游、住、娱、康、行、卡、付”八大场景的惠民举措。同时,该行与百联好美家、太平洋人寿、上汽集团享道出行等5家机构共建“银发促消费联盟”,构建“金融+文旅+医疗+交通”的全生态服务网络。

  浦发银行则与中国银联、光明食品集团、百联集团、锦江国际集团共同成立“敬老消费生态圈”,旨在满足老年人多元化消费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从需求角度看,中信建投研报指出,我国银发经济投资机会可分为刚性需求、普惠需求、消费升级需求三大类。刚性需求涉及老年日常用品和医疗保健,普惠需求聚焦社区养老服务和老年金融产品,消费升级需求则关注老年旅游和老年教育。

  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特约研究员杨海平表示,银发消费涉及康养、文娱、旅游、家居等众多产业,是连接C端、B端、G端的重要环节。银发消费升级需要生态化合力。

  金融机构迎来业务机遇

  银发消费的扩容与升级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巨大机遇。其一,养老消费领域包含众多高科技产业,资本密集,需要金融服务支持,为发行科创债、银行融资等提供了机会。其二,围绕银发消费,消费金融与养老金融大有可为。

  今年3月,国家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推进适老化改造,发展抗衰老产业、银发旅游等新业态,释放银发消费市场潜力。

  各地也积极响应,出台具体措施。如湖南省出台《湖南省促进银发消费若干措施》,要求丰富银发消费产品供给,推动银发金融产品消费。

  上海经邑产业数智研究院副院长沈佳庆建议,金融机构可开发附带优质老年服务与健康服务的产品,如配合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搭建新的产品和服务体系;保险机构可提供围绕养老全生命周期的细分服务;还可联合科技公司,推出适老化的远程服务类产品。

  杨海平建议,商业银行应积极参与生态共建,打通数字金融、养老金融、消费金融。一是对接政府鼓励政策,实现免申即享,融合金融与非金融服务,加载适合老年人的增值服务。二是充分利用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资质,优化养老金融服务体系。三是推动“家庭账户”金融服务,提升子女为老年人消费埋单的便利化。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