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下调,理财市场规模攀升至31万亿
AI导读:
存款利率下调至1%以下,推动储户转向理财产品。理财公司加大营销力度,降费让利吸引投资者。数据显示,银行理财规模已突破31万亿元,预计年内有望突破33万亿元历史高点。
低于1%的存款利率、2%左右的理财预期收益率,促使储户改变理财思路,转向更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存款降息后,“存款特种兵”变成“理财猎手”,积极购买理财产品。理财公司也借此机会加大营销力度,推动银行理财规模攀升。数据显示,截至6月3日,银行理财规模较4月末增长了1400多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存款利率下调加速了“存款搬家”现象,增加了银行揽储难度,但同时也为银行理财产品等带来了增量资金。预计年内理财规模有望突破33万亿元的历史高点。
“存款特种兵”变身“理财猎手”
上海居民晓进表示,她紧盯某银行手机App抢购理财产品,但经常遇到售罄或交易失败的情况。自存款利率下降后,她开始寻找能替代存款的高收益、流动性好的理财产品。
像晓进这样的投资者并不在少数。新一轮存款降息后,大中型银行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跌破1%,促使利率敏感的储户重新审视理财方式。
瑞芳曾是一位典型的“存款特种兵”,现在她变成了“理财猎手”。她分享了抢购理财产品的攻略:选择短期新发、金榜产品,收益率高;同时连续15天观察数据,进行资金调仓,留下收益高、稳定性强的产品。
短期固收理财产品已成为部分利率敏感人群的“存款替代”。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表示,在利率下行的环境中,短期理财产品能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避免长期资金锁定可能带来的收益损失,与投资者对资金灵活性的追求高度契合。
理财公司加大营销力度
随着储户转向理财产品,银行理财公司也加大了营销力度,纷纷降费让利,吸引投资者。
中银理财、农银理财、光大理财等相继宣布下调旗下多款理财产品管理费,涉及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及托管费等多个种类,部分费率低至0.01%。
短暂的降费有助于理财公司稳定或增长规模,向投资者传达投资信心,提升信任度。然而,长期来看,降费不可持续,理财公司需要提升产品品质和收益来覆盖运营成本和实现盈利。
理财规模已突破31万亿元
储户存款搬家、理财公司降费营销等因素共同推动了理财市场规模的增长。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3日,银行理财规模已达31.24万亿元,较4月末增长1440亿元。
多家银行理财人士表示,4月以来,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增长较快,与存款利率降低等因素有关。一些低风险理财产品收益较高,损失本金可能性较小,吸引了大量储户咨询和购买。
国信证券研报分析认为,当前银行理财增长的动力在于部分定期存款到期后搬家以及银行理财加大营销力度。新发理财平均收益基准超过2.50%,个别甚至达到3%左右,与存款利率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