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上海预计有24.6万高校毕业生,上海市教委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推出29项举措,包括政策性岗位扩容、市场化岗位激励、就业帮扶精准、创新创业扶持等,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2025年,全市高校应届毕业生预计达24.6万人,创历史新高。如何促进这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他们扎根上海?成为关键议题。

  近日,上海市教委联合多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做好2025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围绕供需适配、政策引领、市场化岗位开发、就业指导与帮扶、就业创业赋能、就业监测与保障等维度,推出29项举措,精准发力。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王浩表示,12部门正共同织密毕业生求职保障网,实现安居乐业双向奔赴。

政策性岗位持续扩容,市场化岗位深化激励

  《通知》指出,政策性岗位将持续扩容,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倾斜,事业单位招聘总数不少于上年,且60%以上岗位面向高校毕业生。提供超1000个基层岗位,国有企业在校招计划中,50%以上岗位面向高校毕业生。所有社区工作者岗位原则上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开放。

  同时,市场化岗位深化激励,鼓励各类用人单位加大招聘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开展专项招聘行动,汇聚更多岗位资源。

就业帮扶精准多效,求职补贴助推就业

  《通知》强调,就业帮扶要精准多效,推出多项活动提升不同高校毕业生人群的就业能力,优先推荐脱贫家庭、低保家庭、残疾毕业生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提供最长12个月的就业创业见习,享受见习补贴。

  上海持续实施一次性求职补贴政策,符合条件的困难毕业生可申请补贴。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初次灵活就业,可申请社保补贴。取得中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职业技能提升补贴。

全链条扶持创新创业,保障毕业生住房需求

  上海对创新创业高校毕业生进行全链条扶持,创业可享受税费减免、一次性补贴等政策。放宽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提供创业孵化基地免费场所和服务,为创业者争取多渠道融资支持。

  此外,上海构建多样化租赁住房供应体系,满足高校毕业生住房需求,供应保障性租赁住房,定向保障住房困难高校毕业生。重点区域配套“落户+安居”政策,让毕业生安心就业。

  此次政策落地形成“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四方联动机制,为青年人才留沪安居、高质量发展铺路。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