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与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股权信托财产登记工作的通知(试行)》,解决了信托行业22年的非上市公司股权信托登记难题。新规落地首月,中国外贸信托、中信信托等机构迅速响应,三单项目成功落地,展现信托速度,推动信托行业高质量发展。

  4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与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股权信托财产登记工作的通知(试行)》(以下简称《通知》),标志着信托行业22年的非上市公司股权信托登记难题得到破解。新规落地首月,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外贸信托”)、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等机构迅速响应,三单项目成功落地,展现了“信托速度”。

  这份全国首份股权信托财产登记专项指引,切实解决了行业痛点。在行政管理和法律层面,强化了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为信托公司开展股权信托业务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引和坚实的制度保障。新政发布后仅6天,中国外贸信托为生物医药企业家量身定制的股权信托在北京市昌平区完成财产登记,旨在解决家族企业在传承中遇到的难题。

  中国外贸信托家族财富事业部总经理李珊表示,要用制度守护企业家精神,实现控制权平稳过渡、债务风险隔离与慈善精神传承。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支持了专精特新企业,更为非上市公司股权提供了“信托样本”。

  过去,非上市公司股权作为信托财产时,因缺乏明确登记规则,存在权属认定模糊、流转程序复杂等问题。《通知》明确了股权信托的工商登记与金融监管备案细则,不仅区分了受托人的固有财产与信托财产,还消除了信托公司的声誉风险担忧,规范了市场秩序,推动了金融服务普惠化。

  新政首月的实践不仅“跑通流程”,更展现了股权信托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与广度。中国外贸信托、中信信托还完成了两单标志性股权信托项目,分别涉及新能源领域和破产重整。

  在北京市通州区,中国外贸信托通过设立服务信托为企业提供股权管理、风险隔离、资产运营等综合服务,吸引了社会资本投入新能源领域。在北京市朝阳区,中国外贸信托与中信信托设立的系列风险处置服务信托,帮助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破产重整,开创了司法重整与金融服务融合的新范式。

  这些实践成果犹如一粒种子,孕育着改变行业生态的基因。当信托工具与实体经济需求深度耦合,当制度创新与市场智慧相互激发,中国信托行业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时代。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