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银行业普惠金融业务发展亮点
AI导读:
2024年,银行业在普惠金融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普惠小微贷款增速较快,多家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大幅增长。同时,手机银行成为提升普惠金融效能的重要抓手,数字化转型加速。政策推动下,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深耕普惠金融 助力千企万户发展——银行业2024年普惠金融业务亮点纷呈
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普惠金融关系小微企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关系民生福祉。近期,各家银行陆续披露了2024年业绩报告。在政策推动下,金融机构纷纷发力普惠金融,推动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
服务增速提质,普惠金融业务蓬勃发展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普惠小微贷款增长迅速。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普惠小微贷款增速均超29%,贷款余额分别突破3.2万亿元、逼近2.9万亿元、超过2万亿元。多家股份制银行普惠小微贷款新增规模也均超过百亿元,展现了普惠金融业务的强劲动力。
各商业银行将普惠金融纳入战略规划,聚焦“小微”融资难点,推进普惠金融工作。工商银行优化产品体系,打造标准化普惠金融产品,提升细分领域服务能力;中国银行聚焦科技领域小微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交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投放力度,丰富普惠金融产品。
布局手机银行,数字化提升普惠金融效能
数字化成为提升普惠金融效能的关键。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各家银行加大在手机银行业务上的投入,通过科技手段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标准化、批量化水平。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手机银行个人客户总数居前,移动端月度活跃客户数也保持领先。手机银行不仅提供金融服务,还积极拓展便民服务领域,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供需两端发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
为支持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从供需两端发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贷难的问题。政策推动下,商业银行积极落实开展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有效提升了普惠金融服务质效。
通过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信贷资金快速直达小微企业,增强了小微企业发展能力和信心,对提振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未来,政银企将继续共同努力,打通金融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让低成本信贷资金更多、更快、更准地流向小微企业。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