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一年来,商业银行开始携手创投行业加速迈向一级市场,共同助力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但资金投向科创企业仍面临挑战,业内人士建言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破解痛点难点。银行加速布局一级市场,提供全方位融资支持。

近一年来,国内创投行业迎来了一批亲密的“新搭档”。在政策鼓励和转型升级的双重驱动下,商业银行开始携手创投行业加速迈向一级市场,发挥信贷资金优势,与股权投资互相补位,共同助力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这一合作不仅为科创企业带来了更多融资渠道,也为银行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然而,尽管银行入局为科创企业融资带来新机遇,但在资金投向科创企业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业内人士纷纷建言,建立风险补偿机制,以破解相关痛点难点,促进银行与科创企业的深度合作。

银行加速布局一级市场,助力科创企业

在政策支持与自身转型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商业银行开始积极参与到科创企业的融资服务中。宁波银行深圳分行率先发行了全国首张“创投人才卡”,为深圳创投人才打造“投、融、管、退”全链条解决方案,提供包括GP(管理合伙人)库、LP(有限合伙人)库以及项目库的资源,并通过“人才贷、伙伴贷、订单贷、专保融、薪资贷”等五大投贷联动产品为企业提供资金赋能。

此外,去年以来,银行与创投行业合作的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如浦东创投发布的“创新贷”产品,以及浦发银行重点推介的“浦创孵化贷”等,都为科创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融资渠道。

政策层面也为银行参与科创企业融资提供了有力支持。地方层面,安徽省五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鼓励商业银行、科创企业、创投机构探索长期合作金融服务模式;国家层面,三部门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鼓励银行机构与各类投资基金加强信息共享和项目推介。

银行入局一级市场,不仅支持了科创发展,还不断挖掘优质资产,探索新的业务路径。对于银行而言,创投机构筛选出的科创企业及项目往往是潜在优质资产,能够分担银行的风险,降低信贷资金的风险。

“债权+股权”合力护航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

科创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融资需求。初创期科技企业资金需求量与企业营收不匹配,更多需要依靠股权融资;而在成长期或成熟期,企业可逐步加强银行资金的补充,减少股权稀释,降低融资成本。

宁波银行深圳分行此前服务的一家早期医疗器械企业便是典型案例。该行通过帮助企业推进天使轮股权融资,并配以小金额授信,成功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难题。截至目前,宁波银行深圳分行已累计服务科创企业3517户,授信金额560亿元。

银行资金规模大、稳定性强、成本低,能为中小科创企业提供稳定的债权融资渠道;而创投机构则更关注企业长期发展潜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愿意投资早期或成长期的中小科创企业。两者合力,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融资支持。

业内建言: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破解融资痛点

尽管银行与创投机构的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诸多挑战。由于初创科创企业风险较大,银行给予的授信额度有限且期限较短,导致许多已获风投资金的初创企业接受贷款的意愿不强。

此外,银行在对企业的放贷过程中有严格的标准,即便企业有知名投资人进入,也依然以企业的还款能力作为核心判断标准。对于参与外部直投来支持科创企业股权融资,银行也面临专业人才短缺和风险控制等挑战。

为破解这些痛点难点,业内人士提出多项建议:一是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地方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风险补偿基金;二是提供政策优惠,减免金融机构投资科创企业的所得税;三是加强科创企业的信用信息平台建设,降低金融机构的信息获取成本和信用评估风险;四是加强科技金融人才培养,为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提供人才支持。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