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养老产业规模庞大,AI技术正逐步改变传统养老模式,通过健康监测、生活辅助、陪伴社交等方式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然而,AI在养老产业中的实用性尚需提升,需加强技术研发、人员培训、多方合作与成本控制。

  中国养老产业规模庞大且增长迅速。截至今年初,60岁及以上人口已突破3亿,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占比将超过三成,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已达数万亿元。随着科技日新月异,AI(人工智能)正逐步改变传统的养老模式,通过技术革新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AI在养老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健康监测与预警。AI技术结合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实时监测老年人健康状况。这些设备收集心率、血压、睡眠质量等数据,利用AI算法分析,一旦发现异常(心率过快、血压升高等),系统会立即向老年人、家属或医护人员发送预警信息,确保及时救治,降低突发疾病风险。智能药箱还能提醒服药时间和剂量,结合AI预测药物副作用,提升用药安全。此外,AI还提供远程医疗支持,老年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专业医疗服务,特别惠及偏远地区人群。

  二是生活辅助。AI智能家居与机器人极大便利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智能家居系统根据老年人习惯调节室内温度、灯光亮度;智能语音助手协助操作电器,如开关电视、调节音量,特别适合行动不便或视力不佳的老年人。AI家务机器人协助清洁、烹饪;养老机器人辅助失能老人完成日常活动,减轻护理人员负担。在安全防护方面,智能设备识别跌倒、火灾等危险,自动报警并联系救援,智能定位系统防止失智老人走失。

  三是陪伴与社交互动。许多老年人因子女不在身边或社交圈缩小而感到孤独。AI智能机器人成为老年人的陪伴伙伴,对话交流、分享资讯。高级智能机器人还能识别情绪,给予安慰和鼓励,缓解孤独感,丰富精神生活。

  然而,AI在养老产业中的实用性尚需提升,可从以下四方面改进:

  一是加强技术研发与适老化设计,深入了解老年人需求,简化智能设备操作界面,优化声音、图像显示。

  二是加强养老产业从业人员AI技术培训,提升他们引导老年人使用AI设备的能力。

  三是促进多方合作与资源整合,科技企业、医疗保健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共同推动AI在养老产业中的应用。

  四是推动普惠化与成本控制,降低设备成本,探索医保覆盖智能养老服务。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