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2日,北京成功落地业内瞩目的“双首单”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国投泰康信托和外贸信托分别在通州区和昌平区完成登记。此次登记解决了老龄化家庭传承需求中的痛点,为不动产信托业务提供了新路径,彰显了信托制度价值。

  信托百佬汇记者获悉,4月2日,业内瞩目的“双首单”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在北京成功落地,标志着不动产信托业务的新突破。

  当日,国投泰康信托和外贸信托分别在通州区和昌平区的不动产登记中心完成了首次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其中,国投泰康信托为一位老人及其自闭症子女设立的不动产信托,旨在实现生前养老照护与身后子女守护;外贸信托则为一位中年市民定制物流仓储设施信托,将信托收入的50%定向用于慈善捐赠。

  国投泰康信托董事长李樱表示,此次设立的特殊需要信托,完成了全国首单不动产信托登记,解决了老龄化家庭传承需求中的诸多痛点。面对房产占比高的家庭结构,信托成为突破传统传承工具短板的方案。

  外贸信托总经理卫濛濛强调,登记制度是保障信托功能实现的核心。过去不动产信托业务受限于登记制度缺失,操作复杂且成本高。此次北京试点推出不动产信托登记政策,破解了行业发展难题,为养老信托等提供了新路径。

  “外贸信托-吉量10号”项目通过直接登记,明确了权属界定,实现了风险隔离,提供了专业高效的管理服务,并满足了委托人多元需求。这一实践彰显了信托制度在满足个性化、复合化需求方面的价值。

  北京金融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朱衍生指出,不动产信托业务不断发展,信托财产保护重要性凸显。2024年底出台的《关于做好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工作的通知(试行)》明确了登记路径和流程。北京金融监管局积极促进实践案例落地,鼓励信托公司先行先试。

(文章来源:信托百佬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