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利率波动,置换房贷风险引关注
AI导读:
今年以来,消费贷市场经历波动,部分消费者尝试以低息消费贷置换高利率房贷,但面临资金期限错配风险。银行明确禁止消费贷资金流入楼市,存量房贷利率有望继续下调,但低利率消费贷已逐渐退场。
今年以来,消费贷市场经历了波动。一季度,银行将优质客群消费贷利率压至年化2.5%左右,部分消费者打起了“小算盘”,尝试以低息消费贷置换高利率房贷。这一行为引发了市场关注。
4月4日,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研究员王蓬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从理论上讲,存在一定套利空间,但实际操作中面临诸多限制。因为消费贷资金明确禁止流入楼市,一旦被查出用于还房贷,银行可能会要求提前全额偿还贷款,而且消费贷期限较短,而房贷期限较长。
谨防资金期限错配风险
近日,家住深圳的小赵贷了20万元消费贷,利率2.58%。她说自己房贷利率高,目前为年化3.3%,由于听说3%以下的消费贷将被叫停,因此马上把消费贷借了出来,并取出现金再存进去,打算置换房贷。如果万一被“抽贷”,他计划用自己股票账户里的钱来还。
小赵所说的“抽贷”,是指银行在贷款尚未到期时,突然终止授信额度、提前收回贷款,或停止发放剩余可用额度,导致借款人资金链中断。银行对消费贷资金用途有明确规定,违规使用将面临风险。
家住北京的90年女生对本报记者表示,自己欠了15万元房贷,利率3.4%,自己之前也想过消费贷置换房贷,但是小孩才3岁,马上要上幼儿园,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现金,不想压力这么大。
另一位业主林林告诉记者,她的房贷金额达300万元,每月还款近两万元,30年的房贷置换成7年消费贷后,每月多还不少钱,她认为没必要承担这个风险。
部分消费者认为,消费贷期限短,到期后本金难以一次性还清,若收入下降或投资失利,可能面临更大债务压力。
有消费者对记者表示,不能简单地看到利率差就盲目置换,贷款期限、合规性、现金流一个都不能忽视。房贷是普通人能借到的长期、稳定的贷款,不能为了省小钱冒大风险。
多家银行客户经理明确表示,消费贷是明令禁止流入楼市的,用户办理时需要提供贷款用途证明材料。银行会不定期核实贷款用途,一旦发现挪用,有权提前收回贷款。
存量房贷利率有望继续下调
随着消费贷利率下降,有人提出用低利率消费贷置换高利率房贷的想法。然而,这种置换是否划算,取决于多种因素。
90后小赵在2020年借了200万元房贷,贷款30年。在他看来,存量房贷利率不降,自己是不会借消费贷去消费的。
一位来自北京的90后告诉记者,他曾考虑将部分房贷转换成消费贷,但经过计算发现,即使利率差较大,由于贷款期限不同,总利息减少的幅度也有限。
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认为,政策层面已推动存量房贷利率下降,为未来的调整提供了政策基础。同时,房地产市场低迷也促使银行可能跟进调整利率。然而,利率调整也面临一些挑战。
金融观察者表示,由于存量房贷规模庞大,银行贷款利率降一个点对利润的影响就比较大,预计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低利率消费贷逐渐退场
今年第一季度,多家商业银行通过发放利率折扣券等策略,将优质客群的消费贷利率降至年化2.5%左右。然而,这种低利率情况在二季度被叫停。
自4月1日起,新发放消费贷产品年化利率不低于3%。某银行信贷经理称,2.58%的消费贷利率产品已经没有了,现在最低3.05%。
王蓬博表示,消费贷利率过低容易被套利者利用,也会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目前消费贷利率调整,既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息差压力,也有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和借贷的意图。
随着银行净息差下行趋势加剧,消费贷利率过低会对银行盈利能力造成挤压。多家银行已采取相应措施加强零售风险管控。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