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受多重因素影响,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加剧,整体收益下滑。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宣布下调业绩比较基准,投资者应多元化配置资产以降低风险。未来银行理财市场仍有投资机会,但需关注债市调整及市场利率变化。

受债市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加剧,整体收益呈现下滑趋势。同时,银行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也在持续下调,部分产品下限已跌破2%。

业绩比较基准是商业银行或理财公司基于多维度信息,估算出的产品投资目标。近期,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宣布下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其中建信理财、中银理财、浦银理财等下调幅度尤为显著。

专家指出,未来银行理财产品回撤压力相对可控,投资者应多元化配置资产。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调整业绩比较基准,主要是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流动性充裕资金利率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

银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调低反映了理财产品收益普遍下行的现状。根据普益标准数据,2025年2月,银行理财产品短期收益跌幅明显,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率下滑与债券市场回调密切相关。

为丰富投资者选择,各大理财机构加大权益类理财产品发行力度,“固收+”类、混合类与权益类产品发行占比显著提升。此外,一批挂钩被动指数的银行理财产品进入募集或待售阶段,指数化投资理财产品数量增多。

随着股市活跃度提升,“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债券市场资金被分流,影响银行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率。但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市场风险相对可控,未来银行理财市场仍有投资机会。

投资者可关注债市调整及市场利率变化,适当调整资产配置,以降低潜在风险。同时,银行理财机构也应通过多元化资产配置创新更多产品,以更好地服务客户。

(关键词:银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多元化配置、债券市场)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