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市场回暖,理财公司加速布局含权产品与打新策略
AI导读:
随着权益市场持续回暖,理财公司加速布局含权产品,打新策略关注度上升。理财公司运用多资产、多策略工具设计产品,关注权益投研团队、投研体系、风控体系的建设。含权产品成为抓住股市行情的关键工具,打新策略也具备吸引力,值得关注。
随着权益市场持续回暖,理财公司布局含权产品的步伐明显加快,打新策略也成为业务布局的新焦点。理财公司在布局权益市场时,不仅运用多资产、多策略工具设计产品,同时更加重视权益投研团队、投研体系、风控体系的建设。
打新策略热度提升
中国基金报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获悉,股市回暖、新股上市后赚钱效应显著,近期银行理财的打新策略显著增加。普益标准研究员杨国忠指出,打新策略是银行理财早期的主要权益投资策略,2020年后再次频繁出现。证监会主席吴清今年1月提出,在新股申购等方面给予保险资管、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支持资金入市。但受制于银行理财投资者的低风险偏好和新股上市节奏,打新策略的影响有限。
资深银行理财分析师表示,尽管新股发行规模和打新收益下滑,但在广谱利率下行的环境下,打新策略仍具吸引力。打新策略不断进化,如参与北交所打新、指数增强型打新等。随着IPO常态化,新股发行速度回升,打新策略值得关注。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铁牛认为,银行理财参与打新,能为股票市场带来更多资产和流动性,通过多元化资产配置,平衡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和收益。
理财公司积极布局含权产品
含权产品成为理财公司抓住股市行情的关键工具。3月以来,多只含权理财产品密集上架,市场上理财公司待售的混合类及权益类理财产品已达278只。政策方面,多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提升市场稳定性。市场方面,经济复苏、股市回暖,更多投资者关注权益类资产,推动含权理财产品发行和销售。银行理财公司通过布局含权产品,满足投资者需求,提升投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资深银行理财分析师指出,理财公司积极布局含权产品,是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主动选择,也是提升收益竞争力、优化客户结构的战略需求。低利率环境下,传统固收理财收益压力大,权益类资产成为理财产品获取收益的重要来源。理财产品投资者结构分化,高风险偏好投资者占比提升,布局含权产品有助于优化客户结构。
“监管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给予支持政策。A股市场表现良好,理财公司混合和权益类产品收益普遍不错,增强了布局含权产品的信心。”杨国忠称。
多策略、多举措布局权益市场
理财公司在布局权益市场时,需关注权益投研团队、投研体系、风控体系的建设。产品方面,理财公司正积极谋划权益类指数产品,提高“固收+权益”类产品仓位。理财公司还可以通过参与可转债、发行指数型产品等方式布局权益市场,创新产品布局,如高存款配置低波动类、跨境理财、ESG主题类等特色产品,以及黄金策略、REITs策略等类产品,丰富产品线。
理财公司应持续提升权益投研团队综合实力,借鉴公募基金、券商等资管机构经验,完善投研体系、风控体系和绩效体系,构建数字化投研平台。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