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元宝下载量飙升,借势DeepSeek弯道超车
AI导读:
腾讯元宝下载量飙升,超越豆包跃居中国区苹果免费APP下载排行榜第二。得益于腾讯大规模投流和微信导流。腾讯大模型业务步伐加快,借势DeepSeek留住用户,争取自研大模型优化迭代时间。
腾讯元宝下载量飙升,引发市场关注。
2月22日,腾讯元宝下载量超越豆包,跃居中国区苹果免费APP下载排行榜第二位,仅次于榜首的Deepseek。这也是腾讯元宝历史上首次超越豆包。
腾讯元宝下载量的激增,主要得益于腾讯近期的大规模投流。在接入DeepSeek-R1满血版后,腾讯元宝启动了大规模广告投放,覆盖微信、B站、知乎等平台,并抢占百度“deepseek”关键词广告位。
据数字内容营销服务商DataEye数据,2月15日前,豆包和Kimi的投放素材量远超腾讯元宝。但自2月15日起,元宝投放力度小幅上涨,2月18日大幅上涨,单日最高投放素材量超1.1万组,成为三者之首。2月18日至2月23日期间,元宝投放素材量环比上涨345.1%。
此外,微信在「搜一搜」中灰度接入DeepSeek-R1加持的AI搜索功能,但因用户涌入过多导致卡顿。为此,微信为未接入AI搜索功能的用户提供下载元宝体验DeepSeek-R1的选项,为元宝导流。
腾讯此番大开大举,实属罕见。过去,腾讯在大模型时代表现被外界认为“慢”。作为最晚推出自研通用大模型和C端应用的互联网大厂,腾讯元宝一度被视为无威胁产品。2024年三季度,腾讯元宝iOS平台预估下载量仅为118万,远低于豆包的7168万和Kimi智能助手的3016万。
一位腾讯人士透露,因通用大模型商业前景不明朗,腾讯长时间将其视为防御性业务。虽推出混元大模型和腾讯元宝APP,但推广策略不激进,投流主要在自家生态内。直至今年年初,腾讯才开始整合AI相关业务组织架构和产品。
腾讯曾经的“慢”与内部判断有关。马化腾曾在2023年腾讯年会上表示,对于工业革命,“早一个月把电灯泡拿出来”不重要,关键是做好底层算法、算力和数据,更重要的是场景落地。
DeepSeek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腾讯布局。春节后,腾讯多个产品积极接入DeepSeek,包括腾讯元宝和更新谨慎的微信。相比之下,字节和阿里选择让部分产品试水,自研大模型产品保留独立空间。
今年以来,腾讯大模型业务步伐明显加快。组织层面,1月腾讯元宝从TEG转入CSIG,QQ浏览器、搜狗输入法、ima等产品近期也汇入CSIG,共同构成腾讯大模型时代产品组合。
产品层面,腾讯提供免费DeepSeek-R1服务的同时,快速上线自研推理模型“腾讯混元 T1”,供用户选择。元宝还新增文生图功能,结合DeepSeek识图打造差异化体验。
无论是外部投流还是内部导流,核心目的都是借势DeepSeek留住用户。尽管用户涌入带来扩容压力,但腾讯视此为弯道超车机会,为自研混元大模型争取优化迭代时间,确保留在竞争行列。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