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日,京东、美团宣布将陆续为符合条件的外卖骑手缴纳社保,2025年成为外卖骑手的社保元年。此举虽受肯定,但骑手态度不一,受婚姻、子女、居住城市等因素影响。专家建议提高社保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灵活应对灵活就业者多样性。平台企业需充分考虑劳动者需求和社保制度优化。

近日,京东、美团宣布将陆续为符合条件的外卖骑手缴纳社保,标志着2025年将成为我国外卖骑手的社保元年。这一举措无疑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里程碑,但也在社会各界引发广泛讨论。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多位骑手,发现他们对于缴纳社保的态度因个人情况而异,包括婚姻状况、子女情况、居住城市等因素都会影响他们的选择。

社保虽重要,但并非劳动者权益的全部。收入水平、工作机会等同样关系着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多位专家对此表示,平台企业为外卖骑手入社保的努力值得肯定,但需充分考虑劳动者的实际需求、灵活就业与传统用工模式的不同以及社保制度的优化。

业内共识是,应提高社会保险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灵活应对灵活就业者的多样性,分层分类分步将外卖骑手等灵活就业者纳入社保覆盖范围。由于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关系不明确、工作方式灵活、收入不稳定,难以直接参加传统社保制度,因此需要研究完善降低门槛、给予参保补贴等政策。

京东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将逐步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美团则预计自2025年二季度开始,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饿了么也于2023年2月起启动了蓝骑士社保缴纳试点,并加大对稳定骑手的专项补贴。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建立在雇主雇员的劳动关系基础上,外卖骑手因无劳动关系,社保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平台推动社保缴纳不仅解决了骑手的医疗、养老等后顾之忧,还通过劳动关系认定赋予其劳动者身份,享有最低工资、休息休假等权利。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青年学者委员会副主任李工介绍,我国社保制度包括城镇职工社保与城乡居民社保两大模块。外卖平台透露的信息显示,京东将骑手纳入职工社保制度,美团虽未明确社保范围,但承担单位缴费责任,骑手加入的也是职工社保制度。饿了么的试点则非职工社保制度。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娄宇表示,劳动者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需满足劳动关系认定条件。对于骑手,若愿长期稳定接单,接受平台管理,可参保社保,平台应负担缴费责任。若愿灵活自由决定工作时间和量,可不建立劳动关系。

娄宇指出,美团为长期稳定骑手加入职工社保,灵活骑手不加入,或京东要求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按传统方式管理,都是合规的,是平台与劳动者自愿选择的结果。哪种方式更好,需看劳动者实际情况。

2021年,人社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将新业态从业人员分为符合劳动关系、不完全符合劳动关系、不符合劳动关系三类。平台用工既有符合劳动关系的,也有不完全符合的,平台所承担的社会保障责任也不同。

美团社保计划预计惠及超百万骑手。据美团研究院,2023年美团平台有接单收入的骑手总数达745万人,全年累计接单天数在260天以上的稳定骑手约82万人。他们加入城镇职工社保的第一步是确认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

法律明确,一旦确认劳动关系,劳动者就无“自愿参保”选项。对于符合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的新业态从业人员,用人单位必须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各平台尚未推出实施细则,达到社保门槛又不愿参保的骑手是否有选择权等问题需进一步明确。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资保障研究——以外卖骑手为例。调研发现,骑手对“社保缴纳需求度”排在“收入”和“工作自主性”之后。有骑手明确表示不愿加入社保,因担心企业降低收入水平,个人缴费部分也会减少当期收入。

李工表示,新业态就业关系呈“选择模式”,从业者可选择劳动关系或非劳动关系的就业机会。若以社保强制参缴将新业态就业拉进劳动关系,不现实。骑手是否愿放弃工作灵活性、自主性,接受管理,以及是否愿以较高费率参保,都有待考察。

娄宇也表示,全职和兼职都是外卖平台重要的用工方式。若要求所有劳动者变全日制就业,强制参保,破坏了灵活就业劳动者的意愿,不利于建立多元化就业模式。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赵青对全国1600多名骑手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定居意愿、养育子女等个体特征,对新业态从业人员的社保参保行为有显著影响。随着年龄增长,参保概率上升。46岁后,许多未签劳动合同的从业者会在退休前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

赵青表示,大多数新业态从业者未参加职工保险,“缴费太高、负担不起”是占比最高的回答。骑手还担心换行后难以满足最低缴费年限要求,交的钱起不到养老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路锦非表示,新业态从业者的劳动形式与传统劳动关系已发生根本改变,社保政策和劳动法律法规需调整和修订,应有更灵活、适应性的制度体系。

我国社保制度正从广覆盖走向全覆盖。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因劳动关系不明确、工作方式灵活、收入不稳定等原因,难以直接参加传统社保制度,漏保、脱保、断保问题突出。全国灵活就业人员达2亿人,新业态从业人员总规模达8400万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参加的是保障水平较低的居民社保。

尤其养老保险方面,居民养老几百元的养老金难以支撑老年生活。应考虑对这部分人群做出制度性安排,让他们从年轻时开始积累,以保障年老后有足够养老金。

缴费基数是骑手社保计划落地面临的重要技术细节。张成刚表示,理论上应以骑手上年平均工资为基数,但骑手就业不稳定,平均工资不易确定。缴费基数标准需平台和政府部门明确。

路锦非认为,目前社保缴费基数过高,对灵活就业人员参保造成制度性排斥。为防止对低收入者的“惩罚效应”,应放松缴费下限限制,以劳动者实际收入或更符合中低收入特征的标准作为缴费基数,吸引更多劳动者参保。

路锦非还建议探索“分类保障”模式,做好全职与兼职骑手差异化参保制度,并为真正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参保渠道,让他们能加入社保制度。

“新的劳动形式需考虑新型社会保险责任认定方式。也许以灵活就业者的劳动获益为依据,认定和测算保险责任,更符合时代特征。”路锦非说。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