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天津金融监管局等三部门框架下,天津市银行业协会与基金业协会联合发布全国首个银行业重点合作投资机构清单,涵盖20家本地投资机构,通过“贷款+外部直投”等方式支持科技型企业,成效显著,未来将固化为长效机制并拓展应用范围。

2月20日,天津金融监管局召开2025年第1次例行新闻发布会,天津市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关秋出席并答记者问。2024年1月,在天津金融监管局等三部门“科技—产业—金融”新循环试点框架下,天津市银行业协会与天津市基金业协会联合发布了“天津市银行业重点合作投资机构参考清单”。

据悉,这是全国首个针对银行业的区域性投资机构清单。首批清单汇集了20家天津本地投资机构,银行可据此选择投资机构合作,通过“贷款+外部直投”等方式,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此举在促进银投机构联动创新、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方面成效显著。

关秋介绍,清单发布一年来,8家银行机构基于清单开展了投融资撮合、投联贷产品研发等创新活动,推出了多款投贷联动产品,累计发放贷款14.23亿元,惠及88家科技创新企业。这些成效得到了地方政府、投资机构和科技型企业的广泛认可。

关秋表示,2024年末“科技—产业—金融”新循环试点工作已结束,未来将总结经验,将其固化为长效机制。天津市银行业协会正联合天津市基金业协会推动投资机构清单的更新完善,围绕三个“拓展”提升清单应用质效。

一是拓展投资机构筛选范围,更新筛选时间,纳入2024年新增的活跃本地注册基金管理人,并探索将注册在周边地区并在天津有投资项目的基金管理人纳入范围,特别关注银行总部集团内的投资机构。

二是拓展银行业参与范围,抓住新循环由试点转为长效机制的契机,推动在津银行业金融机构广泛参与清单工作,以市场化方式决定入选投资机构,深化合作。

三是拓展清单应用方式,常态化开展政银投企对接活动,加强与先进地区银行和投资机构的交流,共建科技金融生态圈;组织专业培训,帮助机构提升服务能力;举办行研大赛,鼓励机构组建专业团队,优化产品和服务。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