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出炉,科技金融成信贷发力重点
AI导读:
金融监管总局、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要求加大科技信贷投放力度,优化科技保险保障服务,推进科技金融政策试点等。科技金融成为银行信贷主要发力方向,多部门政策组合凝聚合力,助力科技型企业稳健发展。
4月1日,金融监管总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下称《方案》),从加强科技金融服务机制、产品体系、专业能力和风控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20条具体举措,目标在未来5年内,为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更加精准、优质、高效的金融保障。
要求加大科技信贷投放力度
具体来看,《方案》对加强科技金融产品体系建设作出详细部署,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科技型企业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投放,灵活设置贷款利率定价和利息偿付方式。对于经营现金流回收周期较长的流动资金贷款,银行可适当延长贷款期限,最长可达到5年。此举旨在满足科技型企业长期资金需求,助力其稳健发展。
2024年2月,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发布《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明确流动资金贷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对经营现金流回收周期较长的,最长不超过5年。这一规定与《方案》相呼应,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的贷款期限。
科技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近年来成为银行信贷的主要发力方向。四大国有银行战略性新兴贷款余额增速均超过15%,其中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增速更是超过26%。今年,科技金融业仍将是信贷投放的重点,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纷纷表态将加大支持力度。
多项科技金融政策试点稳步推进
除了加大科技信贷投放力度,《方案》还提出要优化科技保险保障服务、推进科技金融政策试点等。在推进试点方面,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扩大至符合条件的地区,支持商业银行发起设立AIC。同时,深化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开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等。
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末,5家国有大行全资设立的AIC已实现对18个试点城市签约全覆盖,签约金额超过3500亿元。此外,招商银行等也在研究设立AIC,科技金融政策试点稳步推进。
凝聚合力打好政策“组合拳”
加强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建设同样是《方案》部署的重点之一。要求优化内部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提高科技金融相关指标在绩效考核中的占比,提高科技型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同时,鼓励金融机构研发数字化经营工具,提升风险防控水平。
此次《方案》为多部门政策组合,旨在凝聚金融监管、科技、发展改革部门的合力,打好科技金融服务的“组合拳”。各金融监管局要加强与辖内科技、发展改革部门的协同合作,促进企业信息共享,解决科技金融服务面临的实际问题。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