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初以来,多家消金机构高管发生变动,涉及多个关键岗位。这一现象反映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和面临的挑战,包括战略转型、人才引进和市场竞争等。同时,高管变动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创新活力。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于2月11日正式核准王从远担任平安消费金融副总经理一职。这一消息标志着消费金融领域高层人事调整的持续进行。

  据《华夏时报》记者统计,2025年初至今,已有包括建信消费金融、平安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厦门金美信消费金融和招联消费金融在内的六家机构高管发生变动,涉及董事长、董事、副总经理及首席风险官等多个核心岗位。

  不到两个月时间,在已开业的31家消费金融机构中,已有6家机构的高管职位发生变动。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揭示了消金机构在战略转型、人才引进和市场竞争中所面临的多重挑战。

  2月16日,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示,消金机构通过高管变动引入新力量,可能会短期内改变市场竞争格局,加剧市场竞争,推动行业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发展。

  高管变动频繁

  具体来看,2月7日,北京金融监管局发布了李建峰担任建信消费金融董事长的任职资格批复。公告还提到,应督促李建峰持续学习和掌握经济金融相关法律法规,牢固树立风险合规意识,熟悉任职岗位职责,忠实勤勉履职。

  据天眼查信息,2025年1月30日,李建峰的职位从董事、总经理变更为董事长。这也是建信消费金融自成立以来首次进行关键岗位高管调整。

  此外,2月1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还核准了毛进亮担任平安消费金融董事的任职资格。王从远于2016年加入平安普惠,此前已在金融行业深耕十五年。

  平安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人事任命是公司管理结构优化、运营效能提升进程中的常态化举措,旨在通过强化公司生态布局,积极应对行业发展趋势。

  今年1月,已有5家消金机构发生高级管理人员变更,涉及海尔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厦门金美信消费金融和招联消费金融等多家机构。

  对于高管变更,海尔消费金融表示,本次高管任职属于常规的人事调动,也是公司人才引进的需要。

  平安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认为,高管更替是行业快速发展的正常现象,各公司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和实际需求进行管理布局,有助于提高机构自身行业竞争力与创新活力。

  记者观察到,目前部分履新人员具有科技公司从业经历,这反映了行业对高管科技背景的重视。而首席风险官等岗位的任命,被看作是机构加强风险管理和合规能力的重要举措。

  王蓬博指出,随着消费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头部机构增速的下降,各大消金公司通过更换高管引入新思路和新资源,以便于战略调整,拓展新业务领域、优化业务结构。

  多重因素驱动

  业内分析认为,消费金融行业的高管变动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近十年来,消金行业迅猛发展,竞争日益激烈,高管的变动往往是公司战略调整的关键环节。

  其次,随着促消费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和金融科技快速发展,消费金融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导致银行、消金机构、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平台之间的人才流动愈发频繁。

  然而,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监管趋严、不良率上升等挑战。因此,消金机构在引进新高管时,更注重专业能力、个人品行、经验业绩以及与公司文化、战略的契合度。

  在高管频繁变动的背景下,如何保持公司战略的连贯性和执行力,成为消金机构亟须解决的问题。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过度变动可能破坏公司战略布局的连贯性,降低决策执行效率。因此,公司在进行高管调整时,需要谨慎权衡利弊。

  展望未来,消费金融行业将迎来更多机遇与挑战。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和市场环境不断优化的背景下,消费金融公司将需要敏锐洞察市场变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精准定位发展方向。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