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消费金融高管更迭频繁,多家消费金融机构高管发生变动。此轮高层调整是战略、业务调整的体现,也是人才引进的需要。高管变动为业务转型奠定基础,但过度频繁可能影响公司战略布局。

  消费金融公司高管“变动潮”延续。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下称“上海金融监管局”)近日披露,核准王从远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平安消费金融”)副总经理的任职资格,这是年内监管核准的平安消费金融第二起高管任职资格。据统计,年内已有6家消费金融机构的8名高管发生变动。

  此轮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高层密集调整,主要是消费金融机构战略、业务调整的体现,也是人才引进的需要。当前,合规和创新方面的要求提高,消费金融公司需要增加合规专家,尝试引进互联网和科技背景的高管,以应对新的发展环境,为公司未来业务转型奠定基础。

  2025年,消费金融高管更迭频繁。上海金融监管局近日核准王从远平安消费金融副总经理的任职资格。2月5日,上海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平安消费金融董事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毛进亮平安消费金融董事的任职资格。王从远于2016年加入平安普惠,在平安普惠之前,已在金融行业深耕十五年。毛进亮还担任未鲲(上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董事等职务。

  除平安消费金融外,2025年开年以来还有5家消费金融机构更换了高管。其中,建信消费金融已完成工商变更,李建峰已出任董事和总裁。此外,海尔消费金融、厦门金美信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的高管也于1月发生变更。

  公开资料显示,招联消费金融今年8月进行了多名高层人事调整。为何消费金融公司今年开年以来频繁变动高管人员?海尔消费金融相关人士回应称,这是常规的人事调动,也是公司人才引进的需要。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董监高变动,是机构顺应变革、锐意进取的缩影。高管变动能够引入新鲜血液,激发组织活力,但过度频繁可能会影响公司战略布局。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武泽伟指出,消费金融行业发展进入关键阶段,高管频繁变更反映了消费金融公司求变求发展的压力。

  冰鉴科技市场总监兼战略研究负责人周扬认为,消费金融高管变更是行业常态,中尾部消费金融公司通过人事变更寻找新的业务增长动力也在情理之中。开年以来的消费金融高管变动,有些可能是股权变更导致,有些增加或替换金融行业从业背景的高管;还有一些消金公司推进高管年轻化、多元化,尝试引进互联网和科技背景的高管。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