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团队新技术实现废旧电池‘重生’|电池科技突破
AI导读:
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在《自然》期刊发表新研究,通过锂载体分子精准治疗技术,让废旧电池恢复初始状态。实验显示,商用磷酸铁锂电池使用12000次后仍能保持接近初始容量。该技术成本低,有助于开发绿色电池,已与国际顶尖电池公司合作。
手机电池老化充不进电?复旦大学团队发现新技术让废旧电池‘重生’。电动车续航缩短、废旧电池数量激增,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在《自然》期刊发表新研究:通过精准治疗技术,利用锂载体分子补充电池中损失的锂离子,大大延长电池使用时间。实验显示,商用磷酸铁锂电池在使用12000次后仍能接近初始状态。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研究团队发现,电池老化问题集中在活性锂离子,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化学知识,构建数据库,多次实验后获得新的锂离子载体分子。该技术不仅修复效果好,成本低,还有助于开发绿色电池。目前,该技术已通过测试,并与国际顶尖电池公司合作,期待尽快应用于实际。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