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在《自然》期刊发表新研究,通过锂载体分子精准治疗技术,让废旧电池恢复初始状态。实验显示,商用磷酸铁锂电池使用12000次后仍能保持接近初始容量。该技术成本低,有助于开发绿色电池,已与国际顶尖电池公司合作。

手机电池老化充不进电?复旦大学团队发现新技术让废旧电池‘重生’。电动车续航缩短、废旧电池数量激增,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在《自然》期刊发表新研究:通过精准治疗技术,利用锂载体分子补充电池中损失的锂离子,大大延长电池使用时间。实验显示,商用磷酸铁锂电池在使用12000次后仍能接近初始状态。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研究团队发现,电池老化问题集中在活性锂离子,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化学知识,构建数据库,多次实验后获得新的锂离子载体分子。该技术不仅修复效果好,成本低,还有助于开发绿色电池。目前,该技术已通过测试,并与国际顶尖电池公司合作,期待尽快应用于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