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自去年以来,黄金价格持续上涨,中国银行宣布自2月10日起上调积存金起购点至700元。同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允许试点保险公司投资黄金业务。然而,机构对短期黄金走势的看法出现分化。


尽管自去年以来,众多专家与学者频繁发出对黄金市场的悲观预测,但迄今为止,黄金的走势依然稳健,未辜负投资者的期望。

2025年2月7日下午,中国银行官方网站发布通告,宣布自2月10日(即下周一,黄金交易活跃时段)起,该行将上调积存金的起购点至700元。这一举措标志着,在开年黄金价格再创新高之后,中国银行作为首个国有大型银行,对此作出了积极的市场响应。

金价飙升影响银行业务,中国银行率先行动

昨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的通知》。该通知指出,试点保险公司可以出于中长期资产配置的目的,参与黄金投资业务试点。试点的投资范围涵盖了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主板上市或交易的黄金现货实盘合约等。

这一举措预示着保险资金或将正式进军黄金投资市场。然而,在保险公司正式介入之前,银行一直是金融业中黄金投资的主力。

同日,中国银行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关于调整积存金产品购买起点的公告。公告中提到,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黄金积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并综合考虑当前市场状况,该行将于2025年2月10日起对积存金产品的购买条件进行调整。

中国银行的具体调整方案为:购买积存金产品或创建积存定投计划时,最小购买金额由650元上调至700元,而追加购买金额则维持为200元的整数倍不变。对于已经执行的定投计划,此次调整不会产生影响。

一位长期关注黄金走势的券商宏观分析师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国际金价的持续飙升,带动了上海金价格的上涨,迫使银行被动调整策略,提高了积存金的起购门槛。这与黄金的最小投资单位(克)密切相关。”他进一步指出,银行的积存金业务通常与上海黄金交易所挂钩。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黄金价格在去年涨幅超过25%,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多家大型银行不得不在去年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次调整积存金的起购点。如果今年国际金价继续上扬,预计各家银行可能还会继续提高起购点。

险资入市、央行连续增持,但机构对短期黄金走势看法分化

财联社记者观察到,除了险资入市和中国银行上调积存金起购点外,近期还有诸多利好黄金市场的消息。

昨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最新数据,显示中国1月末的黄金储备为7345万盎司,这已是连续第三个月增持黄金。去年12月末和11月末,央行的黄金储备分别为7329万盎司和7296万盎司。

此外,根据中国黄金协会1月底发布的统计数据,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全年累计增持黄金44.17吨。截至去年年底,中国的黄金储备达到2279.57吨,位居全球第六位。

上述宏观分析师认为,央行连续三个月增持黄金在意料之中。他指出,一旦央行重启“购金之路”,在没有意外因素的情况下,短期内不太可能中止。参照中国央行外汇储备中黄金资产的比例,未来央行仍有动力在合适时机继续购入黄金。

国金期货在2月7日的相关报告中指出:“特朗普新政上台,市场避险情绪增强。”而在国内黄金消费市场,近期黄金价格依然维持了春节期间的上涨趋势。2月7日,周大生和周大福的足金999饰品价格均为869元/克。

然而,财联社记者也注意到,近期有多家机构对短期黄金走势持悲观态度。例如,2月8日上午,兴业研究在公开报告中指出,从短期来看,黄金的估值和技术指标均已显示超买迹象。当金价季度滚动涨幅达到10%、15%、20%时,通常会出现休整。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