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春节假期公众出行总量创新高,自驾出行占比近八成,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加导致充电桩需求大增。北京计划到2025年底建成超千座超级充电站,以缓解充电焦虑,提升充电服务品质。

海报新闻记者孙佃潇北京报道

  2025年春节假期期间,公众出行总量刷新了历史同期纪录。2月7日,海报新闻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取的数据显示,自驾出行成为春节假期的绝对主流,占比高达近八成。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持续上升,充电桩的需求也随之急剧增加,引发了公众对于“充电焦虑”的广泛关注。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北京市近期发布了《北京市新能源汽车高质量超级充电站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根据该计划,到2025年底,北京市将建设超过1000座超级充电站,配备超过2000个超充桩。这些超级充电站将显著缩短充电时间,提升充电服务品质,使新能源汽车的充电体验接近甚至超越传统燃油车的加油体验。

  具体而言,《行动计划》设定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到2025年底,主流超充车型(800V电压平台)在超充桩的平均充电时间将缩短至15分钟左右,高质量超充服务网络将基本建成。此外,到2035年,高质量超充站的超充桩平均充电时间有望进一步缩短至8分钟以内,实现充电服务的极致便捷。

  在建设规模方面,《行动计划》综合考虑了机动车电动化所需的电量、公众服务体验、企业建站积极性以及站点服务能力与场景适配等多方面因素。北京市将高质量超充站分为一级超充站和二级超充站两种基本模式。一级超充站将设置在充电需求旺盛、示范效应强的场景,配置总功率1200kW,至少设置3个超充桩和9个快充桩;二级超充站则将在“5+1”场景及周边进行设置,配置总功率600kW,至少设置2个超充桩和6个快充桩。

  针对北京市“车流量大、客流密集、充电需求旺盛、示范效应强”的特点,《行动计划》提出基于“5+1”场景,综合考虑场景周边场地条件和交通条件,因地制宜地设置高质量超充站。最终目标是建成覆盖三环(三、四、五环路)、多点(5类重点场景)、多通道(高速路、快速路、主干路构成的主要交通走廊)的高质量超充网络。

  这些超充站将主要分布在大型交通枢纽、高速公路服务区、重点商圈、会议型酒店/会展中心以及4A级及以上景区。此外,在临近道路的路外地面停车场、加油站、加气站等其他用地,也将根据道路汽车的流量密集程度和充电需求新建超充站,为周围居民和途经车辆提供更加便捷的充电服务。

(文章来源:海报新闻)

点击这里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车充电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