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防控不可松懈,专家详解流感与普通感冒区别及防护要点
AI导读:
本文介绍了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以及针对流感的健康防护措施,包括重点人群的防护、非药物治疗的适用性、及时就医的重要性以及积极接种流感疫苗的建议。
据最新疾控机构监测数据显示,流感病毒的活动水平虽已呈现下降趋势,但当前仍维持在季节性流行水平,不可掉以轻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0至4岁的儿童病例中,呼吸道合胞病毒的阳性率居高不下,呈现高位平台波动状态。对此,疾控专家和医学界权威人士纷纷发出警示,强调流感绝非普通的小感冒,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需持续加强流感健康防护,不容忽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马艳良指出,流感与普通感冒在病因、症状表现和传播力上存在本质区别。流感由流感病毒感染所致,患者往往伴有高热、全身乏力、精神萎靡、肌肉酸痛等明显全身症状,其中5岁以下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体质虚弱者面临更高的重症风险。相比之下,普通感冒则可能由多种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其症状相对较轻。
针对部分年轻网民关于流感是否能通过非药物治疗(如多喝水)自愈的疑问,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专家明确指出,对于症状较轻的流感患者而言,适量增加水分摄入和充分休息确实有助于加速康复进程。然而,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如持续高烧不退、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情况,单纯依赖多喝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立即就医,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及其他针对性治疗措施。尤为关键的是,发病后的48小时内被视为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的最佳时间窗口。
马艳良医生进一步建议,除了上述重点人群外,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肝病、肾病等基础疾病的年轻人同样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个人防护措施,如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等,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同时,他们应时刻关注自身健康状况,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应立即就医接受规范治疗,以免病情恶化。此外,积极接种流感疫苗也是预防流感侵袭的有效盾牌,不容忽视。
(文章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