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关于支持工业经济发展加强规划资源要素保障的指导意见(2025版)》,聚焦工业企业在改扩建、土地成本控制等方面的需求,提出一系列针对性措施,旨在推动上海工业经济迈向新高度。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速推进新型工业企业的培育与发展,推动上海工业经济迈上新台阶,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于2月5日正式发布了《关于支持工业经济发展加强规划资源要素保障的指导意见(2025版)》。

该《意见》深度聚焦于工业企业在改扩建、土地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前瞻性高的政策措施。旨在通过构建全市产业用地储备资源池,为重点区域的转型发展和产业链生态圈的构建提供坚实基础。同时,明确要求各区确保产业用地储备库能够满足未来约2年内优质产业项目的落地需求,为上海工业经济的长远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严守功能占比红线,确保制造业核心地位

《意见》对产业基地和产业社区的功能定位与用地占比进行了严格规定。产业基地作为制造业的核心承载区,其规划工业用地面积占比不得低于70%,并严格限制用途变更。产业社区则强调产城融合与功能复合,规划产业用地面积占比不低于50%。这些规定旨在确保制造业在上海工业经济中的核心地位,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产业协同效应。

优化零星工业用地管理,挖掘存量潜力

在零星工业用地管理方面,《意见》进行了创新优化。允许企业依据规划和产业导向,有序开展新建、改建、扩建等建设活动。同时,将符合“零增地”技术改造标准的现状工业用地纳入零星工业用地管理范畴,充分挖掘存量工业用地的潜力,为工业企业提供更多发展空间。

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实现资源高效配置

为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意见》着力加强存量产业用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尚未纳入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的存量产业用地,在关键节点重新签订有偿使用合同和产业发展合作协议,确保土地利用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同时,各区政府需统筹组织相关部门,切实落实土地全生命周期的协同监管职责,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助力企业发展

考虑到工业企业的发展成本,《意见》出台了一系列降低企业用地成本的利好政策。包括提高容积率或增加地下空间无须增收土地价款、允许企业分期支付土地价款等措施。这些政策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扩大生产规模。

强化产业用地储供一体化,保障土地资源

《意见》重视产业用地的储备与供应工作,全力强化产业用地储供一体化。通过加大产业用地需求、规划、储备和供应各环节的衔接力度,构建全市产业用地储备资源池。要求各区确保产业用地储备库能够满足未来2年左右优质产业项目的落地需求,为产业项目的顺利入驻提供充足的土地资源保障。

允许产业用地配套设施集中设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产业用地配套设施建设方面,《意见》允许同一用地主体的相邻多个产业用地进行集中设置配套设施。这一措施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建设成本,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

综上所述,《关于支持工业经济发展加强规划资源要素保障的指导意见(2025版)》是上海在工业经济领域的一次重大政策革新。该《意见》为新型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规划资源保障,将有力推动上海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