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私募行业回顾与展望:策略分化,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AI导读:
2024年私募行业经历跌宕起伏,年初微盘股踩踏后,9·24行情助力产品净值大幅回血。宏观策略大放异彩,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私募各策略整体回暖但分化加大,300指增规模显著上涨。展望2025年,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知名私募分享细分领域投资机会与风险。
2024年,私募管理人经历了波澜壮阔的一年。年初,微盘股的剧烈波动导致许多投资者的量化信仰遭受重创。然而,在“9·24行情”后,众多私募管理人旗下的产品净值出现了显著回升。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宏观策略在这一年中大放异彩,部分专注于多资产、多市场资产配置的宏观策略投资人迎来了业绩的爆发期。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24年末,存续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数量达到了8000家,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469家。同时,存续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数量为87833只,存续规模为5.21万亿元,同比减少了5100亿元。这些数据反映了私募行业在经历波动后的整合态势。
进入2025年,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升级,注销登记的管理人数量持续增加,行业竞争愈发激烈。预计头部管理人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私募行业正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回顾2024年,私募各策略的规模呈现出明显的分化。其中,300指增规模的上涨尤为显著,这主要得益于300指数在各类宽基指数中的突出表现,以及2024年大量新成立的300指增产品。此外,市场中性策略在年初遭遇了中小盘股流动性危机导致的极端行情,多产品回撤超出历史最大水平,引发大规模赎回。然而,在9月底市场风格突转后,申购比例才有所回升。
从整体来看,2024年私募各策略相较于2023年均有所回暖,特别是权益策略扭转了前两年的颓势,表现好于同期偏股型公募基金。然而,策略之间的分化也在加大。据中信建投托管部外包产品数据,2024年股票策略全年上涨17.84%,其中主观股票策略的涨幅甚至接近30%,而量化多策略则全年亏损1.6%。
细分来看,主观股票策略在2024年表现回暖,好于同期偏股型公募基金业绩;市场中性策略则弱于2023年,其间产生较大回撤,面临挑战;CTA策略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弱势后,终于在2024年有所回暖;宏观策略则普遍取得了优异的表现。
2024年A股市场先抑后扬,为善于驾驭成长风格的主观股票管理人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主观股票管理人主要采取了三个投资策略方向:全球资产配置、稳健配置以及重仓优势行业及个股。通过跨境收益互换、港股通、QDII产品等方式高仓位配置美股、港股标的,捕捉海外市场的获利机会;积极配置大盘价值、红利风格标的,降低组合波动;重仓金融、信息技术、通信、工业等行业,捕捉市场中的结构性机会。
在大类资产方面,2024年整体波动抬升,大部分宏观策略管理人都通过交易弱基本面、外部不确定性提升两大逻辑主线取得了一定收益。其中,具有较强宏观驱动的黄金价格大幅上涨,宏观策略管理人通过交易黄金相关标的获得了丰厚盈利。此外,持有长端国债期货多头的管理人也因全年利率向下的趋势而获得了可观收益。
展望后市,知名私募如淡水泉、星石等分享了看好的细分领域投资机会,而宁泉、稳博等则提醒了后续值得关注的风险。半夏投资李蓓在旗下产品四季报中提醒,虽然对2025年的宏观经济预期乐观,但目前选择在战术上不冒进,持仓强调防守和安全性。理由是国内基本面在春节前后将处于真空期,且国内外部分资产积累了一些局部风险,可能面临阶段性的风险释放。
(图片及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