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2月5日,工信部发布2024年我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18049亿元,同比下降0.1%,但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8%,显示出行业对技术创新的持续重视。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陈维城)2025年2月5日,工信部正式揭晓了2024年度我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的运行概况。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以下简称互联网企业)的互联网业务收入总计达到18049亿元,尽管略降0.1%,但仍展现出行业韧性。

同时,这些互联网企业的利润总额为1508亿元,同比下跌6.4%,反映出行业盈利能力的轻微下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达到995.7亿元,同比上涨2.8%,彰显了其对技术创新的持续重视。

从细分领域观察,信息服务领域的企业收入实现了小幅增长,同比增长3.5%,增速较上一年度提升了3个百分点。这些企业涵盖新闻资讯、搜索、社交、游戏、音乐视频等多个方面,显示出信息消费市场的持续活力。

相比之下,生活服务领域的企业收入增长显得较为乏力,虽然同比增长3.7%,但增速并不显著。这些企业主要提供本地生活、租车约车、旅游出行、金融服务、汽车、房屋住宅等服务,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和消费需求变化等多重挑战。

地域分布方面,东部地区依然是互联网业务收入的主力军,达到16104亿元,尽管同比微降0.5%,但仍占全国互联网业务收入的89.2%。中部地区收入728.7亿元,同比下降8.5%;西部地区则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收入达到1168.2亿元,同比增长13.6%。东北地区收入47.7亿元,同比下降10%。

在区域集群方面,京津冀地区表现突出,互联网业务收入达到6352亿元,同比增长4.1%,占全国互联网业务收入的35.2%。长三角地区虽然同比下降6.3%,但仍以6409亿元的收入占全国互联网业务收入的35.5%。

具体来看,互联网业务收入排名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北京(增长4.3%)、上海(下降10.8%)、广东(增长3.8%)、浙江(基本持平)和天津(增长1.9%),这些地区共完成业务收入14920亿元,同比下降0.6%,占全国(扣除跨地区企业)互联网业务收入的82.7%。此外,全国共有13个省(区、市)的互联网业务收入实现正增长,其中云南和甘肃的增速更是超过了80%。

(文章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