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深化金融合作推动国际化
AI导读:
财政部10月15日在香港发行2025年第五期110亿元人民币国债,认购倍数达3.13倍。今年计划分六期发行680亿元,已完成五期共610亿元,进度达89.7%。此举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财政部发布消息称,10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面向机构投资者招标发行2025年第五期110亿元人民币国债,受到投资者广泛欢迎,国债认购倍数达3.13倍。其中,2年期40亿元,发行利率1.50%;3年期40亿元,发行利率1.51%;5年期30亿元,发行利率1.70%。此次发行是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的重要一步,也体现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
经国务院批准,今年财政部将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分六期发行680亿元人民币国债。截至目前,财政部已完成了五期人民币国债的发行,累计发行规模达到了610亿元,发行进度已达89.7%,年内剩余1期人民币国债待发行,剩余额度为70亿元。这一稳健的发行计划,为市场提供了稳定的国债供应。
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顾问朱华雷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财政部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的节奏和规模较为均匀,体现了发行计划的系统性和前瞻性。这种有条不紊的发行进度,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满足国际投资者需求。
具体看各期发行情况,2月19日发行了首期125亿元人民币国债(认购倍数2.86倍),4月23日发行第二期125亿元人民币国债(认购倍数3.07倍),6月4日发行第三期125亿元人民币国债(认购倍数3.96倍),8月27日发行第四期125亿元人民币国债(认购倍数3.35倍),以及10月15日发行第五期110亿元人民币国债(认购倍数3.13倍)。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财政部在香港持续发行人民币国债,并完成接近90%的年度发行计划,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举措,市场效应显著。同时,这也体现出市场对人民币国债的需求旺盛,国际投资者信心显著提升。
记者注意到,今年680亿元的发行规模较2024年(550亿元)进一步提高。同时,今年首发时间为2月19日,较去年(3月13日)亦有提前。宋向清认为,这一调整是对市场需求的积极响应,有利于深化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朱华雷表示,今年财政部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的规模较去年有所提升,发行节奏也有所加快,这不仅满足了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需求,同时也扩大了人民币资产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使用范围和影响力。有助于巩固香港金融市场地位,促进长期稳定发展。
“财政部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增量提速’,亦是对当前国际资本配置需求的精准响应。”宋向清表示。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