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2025)》发布,剖析地方债发展新动向
AI导读:
9月23日,《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2025)》发布,回顾2024年地方债市场,剖析发展特点及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助力债务化解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记者苏诗钰)9月2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2025)》发布会暨公共财政与债务可持续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聚焦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结合宏观经济与政府债务新动向,全面分析了地方债市场运行情况,成为政府债券领域的重要参考。
蓝皮书延续既有撰写思路,结合我国宏观经济领域、政府债务领域新动向,全面回顾了2024年地方债市场运行情况,从历史视角总结了地方债务领域政策演化进程,从区域视角、募投领域视角深入剖析了当前地方债发展特点及面临的问题,并对地方债助力债务化解、专项债支持稳地产、离岸人民币地方债市场建设等新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地方政府债券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这些分析不仅有助于理解地方债政策,还为未来市场发展指明了方向。
地方债蓝皮书研创团队指出,2025年,国内经济延续筑底企稳态势但仍面临多重压力,特别是在关税博弈的背景下,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地方政府债券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发力点,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新增限额大幅增加、发行规模再创新高。二是置换节奏明显前置、新增债发行相对偏慢。三是投向领域进一步拓宽。这些特点反映了地方政府债券在应对经济压力中的关键作用。
展望未来,蓝皮书指出,地方债也将继续稳步扩容、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并进一步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化债的同时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发挥好政府部门的稳增长“引擎”作用。此外,财税体制改革将持续深化,进一步理顺央地关系,推动地方激励体系重构与行为模式改变,这也是促进债务与财政可持续、破题短期与中长期发展困局的关键。这一系列改革将为地方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