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9月22日,央行及多部门发布债市要闻,融资平台风险大幅收敛,货币政策稳健。证监会、财政部等强化债务管理与风险防控,债市数据活跃,国际债市联动,投资者需关注市场动态。

债市要闻与金融动态

【潘功胜:融资平台风险收敛,货币政策稳健】

9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宣布,融资平台数量较2023年3月下降超60%,金融债务规模缩减超50%,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显著降低。同时,他强调中国货币政策将坚持内外平衡,根据经济形势灵活运用多种工具,确保市场流动性充裕。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政府对债务风险的高度重视,也为债市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债市动态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严控增量、稳减存量,交易所市场债券违约率维持在1%左右。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提升至31.6%,为债市注入了强劲动力。

【李云泽:不良资产处置成效显著】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透露,近五年不良资产处置同比增长超40%,主要监管指标稳中向好。这显示了金融体系在应对风险方面的强大能力和决心,为债市投资者提供了更加安全的市场环境。

【财政部与审计署:强化债务管理与风险防控】

财政部党组表示,将指导地方落实增量化债政策,强化专项债券全流程管理。审计署党组则加大地方政府债务等领域的风险隐患揭示力度,确保财政平稳运行。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防范债务风险的坚固防线。

【证监会与住建部:统筹风险化解与市场稳定】

证监会党委统筹做好地方融资平台、房企债券风险化解与合理融资支持。住建部党组则着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这些举措有助于维护债市和房地产市场的平稳运行,为投资者创造更加稳定的市场环境。

【央行操作与市场反应】

9月22日,央行重启14天期逆回购操作,提前投放跨节资金,单日净投放2605亿元。业内专家指出,这表明央行希望资金面平稳跨季、跨节,货币宽松基调未改。然而,当前债市仍处于多空交织的混沌时刻,投资者需保持谨慎态度,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债券市场数据与动态】

8月债券通北向通成交7501亿元,日均成交357亿元。境内债券ETF总规模突破6000亿元,再创新高。多家银行赎回“二永债”,银行理财子公司指数化投资升温。这些数据反映了债券市场的活跃程度和投资者的偏好变化。

【国际债市动态】

外国投资者连续第八个月净买入日本超长期国债,创2021年以来最长记录。欧债收益率多数上涨,美债收益率集体上扬。这些国际债市动态对国内债市产生一定影响,投资者需关注国际市场变化对国内债市的联动效应。

【市场利率与信用债事件】

周一,货币市场利率多数下行,国债期货全线上涨。信用债收益率多数上行,全天成交超1100亿元。同时,多家公司涉及信用债事件,如杭州城建集团被诉归还借款、中证鹏元下调深圳中装建设信用等级等。这些事件提醒投资者在参与债市时需关注信用风险和市场动态。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