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8月25日,中证可转债指数创新高,各价位可转债估值均处历史高点。市场虽面临高估值,但机构对权益资产需求仍高,预计后续市场供求矛盾显著,支撑可转债保持较高定位。投资者需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8月25日,中证可转债指数延续强势,再度创出本轮行情新高。关于可转债高估值与延续性,依旧是讨论热点。可转债作为一种兼具债性和股性的金融产品,近年来备受市场关注。

  截至上周末,从分位数来看,各价位可转债估值均已处于历史高点。华西证券统计显示,从2017年以来的历史分位数来看,80-100元平价价位对应的了转债估值分位数均已位于历史最高点;110-130元平价估值中枢分位数位于95%-100%区间;2020年以来80-110元平价估值中枢分位数均已位于历史最高点;120-130元平价估值中枢分位数位于90%-100%区间。转债市场呈现全面高估值状态。

  面对市场高估值,市场依旧不悲观。可转债市场的活跃,反映了投资者对权益市场未来的乐观预期。

  华泰证券研究所张继强表示,可转债在过去一段时间,呈现出回报高,波动小特征,表面上的持有体验一定程度超过股市。对可转债而言,发行人促转股诉求与公司强叙事、事件驱动等属性有一定契合度,预计结构性机会仍偏多。目前“固收+”等机构对权益、类权益资产需求仍高,而大量银行可转债面临提前或到期赎回风险,预计后续市场供求矛盾会更为显著,支撑可转债继续普遍保持较高定位。但上涨市不轻易下车,继续保持转债持仓,但性价比不高则需要保持更高的交易灵活度。转债投资需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华西证券分析师田乐蒙表示,事实上,高估值从来不会单独成为看空因素,只是会对背后的支撑力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流动性和纯债收益荒出现根本性变化的概率不大。可转债估值的重心依然是权益市场的边际变化。转债估值受权益市场影响显著。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