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政策调整解析
AI导读:
官方发文自8月8日起对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但自然人购买新发行相关债券的利息收入在一定条件下可享受免税政策。多位专家对政策影响进行解读,多家券商预计将带来百亿级财政收入。
近日官方发文自8月8日起对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一时间老百姓购买国债未来是否也要征税备受关注,而最新的税务总局一则回复或让多数人享受免税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官网近日披露一则政策指引,即《关于自然人购买国债等债券取得的利息收入适用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免征增值税政策的执行口径》。
上述答复中,税务总局回应称,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自然人购买新发行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取得的利息收入,可以按照规定适用相关增值税免税政策。
这意味着老百姓购买上述国债、地方政府债券等,每月额度不超过10万元,将享受免征利息收入增值税优惠政策。该优惠政策执行期限截至2027年12月31日。
此前为了吸引资金进入债券市场,中国对国债等利息收入采取免收增值税优惠政策。而随着近些年债券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最终国家取消了这一免税优惠政策。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自2025年8月8日起,对在该日期之后(含当日)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
而为了降低影响,此次《公告》采取了新老划断的方式,明确对在8月8日之前已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包含在2025年8月8日之后续发行的部分)的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直至债券到期。
财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孙彬彬表示,银行等自营机构持有债券产生的利息收入征收6%增值税。资管产品(含公募基金等)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3%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
此前一位资深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假如100元债券利息收入,大概需要缴纳约5.66元增值税。对债券投资者来说,利息收益会有所减少。当然符合条件的小规模增值税纳税人预计仍可享受免税政策。
孙彬彬认为,加税会直接降低配置机构收益,会削弱国债、地方债、金融债的配置需求,最终形成税收补偿、对债市收益率造成一次性影响。
国盛证券首席宏观固收分析师杨业伟认为,恢复部分债券增值税征收是一次性政策,就事件本身来看不影响债券市场趋势。恢复征税可能导致对应债券税收成本上升5.6-10.8bp左右。而这部分成本会在发行人和投资者之间分担。另外,征税属于一次性事件,恢复增值税并不影响债市趋势。
目前多家券商预计此次对国债等利息收入恢复征税,将带来百亿级的财政收入。
杨业伟表示,从总体税收增加规模来看,估计本次增值税恢复可能增加税收合计315.5亿元左右。分机构来看,商业银行税负可能增加最多。
孙彬彬估算,2025年增量税收约为321亿元,2026年增量税收约为648亿元,2027年增量税收约为988亿元。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92915亿元,同比下降1.2%。其中第一大税种国内增值税36393亿元,同比增长2.8%。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