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7月债市受美国关税豁免期临近、政策预期博弈及缴税高峰期流动性承压影响。央行或通过降准等工具呵护市场,年内或有一次降息机会。关税政策反复及美联储独立性争论带来不确定性。南向通扩容将带动更多资金配置境外债券,人民币计价的港股交易规模有望增加。

AI摘要:7月债市面临多重压力,美国关税豁免期临近、政策预期博弈及缴税高峰期流动性承压。央行或降准/重启国债买卖,年内或有一次降息。关税政策反复及美联储独立性争论带来不确定性。南向通扩容将带动更多资金配置境外债券,人民币计价的港股交易规模有望增加。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1、债市全线回调

中信建投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周君芝

7月美国关税90天豁免期将至,关税扰动或再起。7月中下旬政治局会议将举行,市场或博弈增量政策预期。资金面来看,7月是缴税“大征期”,流动性或承压,7月不是债市做多好时候。

天风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谭逸鸣

若有降准落地,三季度或是较好观察口期,若无降准,央行或通过买断式逆回购等呵护市场。年内或有一次降息,幅度或10-25BP。资金利率或偏“低波刚性”,存单利率或维持震荡。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

若资金利率中枢维持低位,短端空间打开并向长端传导,债市仍存机会。策略上,哑铃结构或占优,长端建议保留仓位和久期,提高对市场风险的关注。

2、关税新阶段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陶川

市场影响需从贸易/外交、减税/财政和美联储三个维度观察。232调查推进,8、9月中美贸易外交或有进展。减税方案生效后,美债发行期限结构或调整。第三季度是白宫和美联储独立性争论高潮。

招商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张静静

关税政策反复或扰动市场,减税法案落地等支撑美股。美联储降息等削弱美元指数走势。国内“强美股+弱美元”组合下,继续看多国内权益资产,但风格受PPI驱动。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宋雪涛

美国以“对等关税”作为谈判筹码,让贸易伙伴扩大对美商品采购。印度等国有望与美达成贸易协议,欧盟等仍在谈判。未来贸易政策仍充满不确定性。

3、南向通扩容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行政总裁梁凤仪

持续推动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力争近期公布实施细则。在南向资金带动下,以人民币计价的港股交易规模有望增加。

申万宏源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黄伟平

政策后续或拓宽,险资等非银机构或能通过此类渠道配置境外债,点心债及中资美元债为主要扩容方向。点心债走势或持续偏强,中资美元债短期行情偏震荡。

国泰海通固收首席分析师唐元懋2025年债券“南向通”投资者扩容,“南向通”渠道下将迎来大量新增资金,中国香港地区债券或境外外币债券市场的配置或将大幅提升,有助于分散单一市场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