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债券通“南向通”参与投资者将扩容至四类非银机构,拓宽离岸回购应用场景及可交易币种。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扩容将缓解境内“资产荒”压力,推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迈向制度型开放,加快人民币资产国际化进程。

债券通“南向通”参与投资者将扩容至四类非银机构,包括券商、保险公司、理财及资产管理公司。可交易币种由人民币拓宽至美元、欧元、港元等多币种,优化互换通运行机制。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扩容将缓解境内“资产荒”压力,推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迈向制度型开放,加快人民币资产国际化进程。

债券通已高效运行8年,国际投资者持有规模增长达5倍。今年1月宣布的优化措施已部分落地,近期将扩大境内投资者范围至4类非银机构。在境内利率下行背景下,非银机构通过参与债券通“南向通”可拓宽境外投资渠道,提升资产配置灵活性和收益能力。

险资参与境外市场投资,可缓解“资产荒”压力,减少对QDII额度的依赖。非银金融机构加大境外债券资产配置可提高投资回报率,境内资管公司亦可推出新产品。债券通“南向通”纳入四类非银机构,可满足其多元化投资需求,优化资产配置,分散风险。

随着债券通“南向通”扩容持续推进,将为境内机构打开更广阔的资产配置空间,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升香港市场枢纽地位。扩容后的“南向通”将为香港债券市场注入新流动性,深化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债券通“南向通”扩容将扩大市场参与主体类型,丰富投资需求,推动香港与内地债市融合发展,提高交易结算效率,增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吸引力。

债券通“南向通”扩容有望增加人民币计价债券的境外配置需求,丰富人民币资产投资品种,推动人民币在跨境投资中的使用。建议金融管理部门加快建立与开放程度相匹配的监管体系,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机制,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