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日经济数据出炉,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数据出台后,债市触底反弹,走出小幅“深V”走势。业内人士认为,尽管遭遇“关税战”冲击,但国内经济平稳开局趋势向好。货币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未来政策空间充足。预计十年期国债将挑战1.6%的前低。

今日早盘,多项重磅经济数据公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18758亿元,同比增长5.4%,环比增长1.2%,相比去年同期的5.3%有所增长。这些数据为债市带来了新的动力,债市触底反弹,呈现出小幅“深V”走势。截至11时,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64%,下行1.5bp;国债期货方面,30年期主力合约品种领涨0.16%至120.08元,10年期则以0.08%的涨幅紧随其后。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中国经济目前正依靠内需和创新驱动形成新格局。过去五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80%。2024年,“三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8%,数字产品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达到10%左右,这些都有利于增强中国经济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二季度初遭遇了“关税战”的冲击,但这并不会影响国内经济平稳开局持续向好的趋势。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在守住风险底线的基础上,保留了应对超预期挑战的政策空间。

从4月初至今,债市经历了月初1.8034%成交收益率俯冲至1.6308%后,近期小幅回暖至昨日的1.6544%。在流动性持续宽松和避险情绪主导的环境下,债市走强的逻辑依然存在。

在货币投放方面,4月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整体呈现净回笼态势,但资金价格持续走低。Wind数据显示,4月以来,央行在公开市场回笼资金高达13970亿元。不过,近期市场流动性持续宽松,银行债券市场隔夜回购利率DR001报1.7036%,7天期回购利率DR007报1.7012%;交易所市场上交所GC001报1.575%,GC007报1.705%。

近期,非银机构增持债券头寸有所增加,不少机构通过同业拆借进行加杠杆操作。与3月一度出现的“紧平衡”状态相比,当前低资金成本为多头买方介入提供了较好的窗口期。财联社注意到,以券商和基金为主的非银资金大幅增持,久期拉长情绪有所恢复。

数据方面,基金近一周累计增配现券达2091.8亿元,成为市场最大买方,其中信用债部分高达1152.8亿元。对于利率债而言,增配主力来自券商,合计高达1240亿元,其中国债净买入资金达1022.9亿元。华泰证券固收研究团队指出,本轮国内宽货币概率增加,利好债市,预计十年期国债将挑战1.6%的前低,后续需关注扩内需政策如何发力。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