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以来,券商发债补血出现小高峰,7家券商获批发行债券。今年以来,券商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同比大幅增长55%,票面利率大幅降低至1.6%~2.2%之间。Wind数据显示,年内51家证券公司境内合计发行债券规模达3309.98亿元,同比增长12.4%。

4月以来,券商发债“补血”迎来小高峰,已有7家券商获批发行公司债、次级债券,多家券商相继发布债券募集说明书或发行结果公告。这一趋势显示出券商对资金的迫切需求。

今年以来,券商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同比大幅增长55%,次级债券的发行也呈上升趋势。值得注意的是,票面利率处于1.6%~2.2%之间,中位数约为2%,相较于前几年3%以上的利率水平,券商发债融资成本大幅降低。这一变化为券商提供了更为低廉的资金来源。

本月,东吴证券、国泰海通、中泰证券等多家券商陆续获批新发公司债。例如,4月8日,东吴证券公告称获批发行不超过180亿元公司债券;同日,国泰海通和中泰证券也分别获批发行不超过600亿元和200亿元的公司债券。此外,国元证券、国信证券等券商则获批发行次级债券。

券商发债的利率优势显著,如国金证券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票面利率仅为1.98%。这一低利率环境为券商提供了更为宽松的资金运作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券商次级债券的发行数量明显抬升,其中还包括两家券商获批永续次级债券。次级债券的密集发行有助于券商提升资本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券商发行次级债券的主要用途包括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等。例如,广发证券和东北证券获批发行的次级债券均明确指出资金用途。在票面利率方面,大型券商的利率普遍低于中小型券商,显示出市场对大型券商的更高信任度。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年内51家证券公司境内合计发行196只债券,规模达3309.98亿元,同比增长12.4%。券商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也大幅增长55%,成为券商补充流动性的重要渠道。

中信建投非银首席分析师赵然指出,在股票市场不同环境下,券商发债策略也会有所不同。在强市环境下,券商多以新增发行为主;在弱市环境下,则以维持债券存量规模为目标;而在震荡行情期间,债券发行规模主要受政策影响。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