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券商发债融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33家券商已发行67只债券,发行规模达1077亿元。年内还有4家券商发债融资申请获得监管部门批复。券商发债平均利率约1.92%,融资成本大幅降低。

2025年,券商发债融资规模再创新高,已超过1000亿元大关。

数据显示,截至2月18日,已有33家券商成功发行67只债券(按发行起始日计),累计融资额高达1077亿元。同时,年内还有4家券商的发债融资申请得到了监管部门的批准。值得注意的是,券商今年的发债平均利率仅为约1.92%,融资成本显著降低。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宽松的市场环境和积极的预期是券商积极发债的重要原因。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券商通过发行债券来储备资金,以支持业务扩展并提升市场竞争力。此外,发债还能优化券商的资本结构,增强其抗风险能力。

发债热情持续高涨

2月17日晚间,长城证券公布了其2025年度第三期短期融资券的发行结果,该期10亿元短期融资券票面利率低至1.83%。今年以来,长城证券已发行三期短期融资券,总规模达30亿元。

券商发债热情不减,密集“补血”。仅在2月11日这一天,就有8家券商发行债券,包括中国银河、招商证券、中信证券等,合计发债融资金额高达230亿元。

从债券种类来看,券商已发行的证券公司债、次级债和短期融资券分别达35只、14只和18只,发行总额分别为643亿元、170亿元和258亿元。其中,中信证券、长江证券和中信建投还发行了永续债。

在单家券商中,国泰君安证券的发债规模居首,达到113亿元;紧随其后的是中国银河证券、中信证券等,发债规模均超过50亿元。

关于券商密集发债的原因,东吴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李勇指出,一方面,市场环境宽松,融资成本降低;另一方面,A股市场预期向好,投资者信心增强。

发债成本大幅下降

从募资用途来看,券商主要将发债募得的资金用于补充运营资金、偿还到期债务或推动公司业务发展。

从融资成本来看,已发行的债券票面利率多在1.6%至2.7%之间,平均利率约为1.92%,较2024年同期下降了约0.4个百分点。相对前几年票面利率大多超过3%的情况,券商发债融资的成本已大幅降低。

李勇表示,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发债融资具有保护股东权益、融资便捷高效和优化资本结构等多重优势。

此外,2025年以来,已有4家券商的发债融资申请获得了监管部门的批准,预示着未来券商发债融资的活动将持续活跃。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