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针对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体系与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体系相对独立的现状,提出了“两商”联动的机制设想,旨在通过制度优化提升债券市场的整体效能。文章详细阐述了做市商与一级交易商的现状、“两商”联动的设想与国际经验,以及联动机制的设想与展望。

  在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过程中,债券市场作为重要的资金融通渠道,其流动性和稳定性一直是政策与市场关注的核心。本文针对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体系与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体系相对独立的现状,提出了“两商”联动的机制设想,旨在通过制度优化提升债券市场的整体效能。

  一、做市商与一级交易商:平行的轨道

  (一)做市商体系: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做市商制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柜台交易市场,70年代在纳斯达克市场正式建立。做市商通过公开、有序、竞争性的报价驱动机制,保障证券交易的规范与高效。我国债券做市商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漫长历程。2000年人民银行发布管理办法,2001年批准首批双边报价商,2007年正式确立做市商制度。二十余年来,做市商体系在提供市场流动性、平抑市场波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面临诸多挑战。

  同时,做市商体系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与一级交易商相对独立、缺乏协同效应;与众多机构投资者相对独立,被边缘化;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稳定金融市场能力偏弱。在现行制度下,做市商普遍控制债券持仓规模,导致做市券源少、规模小、双边报价价差大,甚至出现“空仓报价”策略,可能引起债券供需失衡,不利于做市功能发挥。

  (二)一级交易商:货币政策传导的关键节点

  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级交易商作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对手方,承担着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等重要职能。然而,因其与做市商体系相对独立,一级交易商在债券市场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二、“两商”联动:打破平行轨道的尝试

  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首次提出“建立做市商与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联动机制,推动债券承销做市一体化”。这一设想的核心在于,通过“两商”联动,实现货币政策传导的高效化和债券市场的稳定化。

  三、“两商”联动的国际经验

  美国债券市场“两商”联动机制成熟,形成了“做市商—一级交易商—美联储”的三层结构,美联储通过与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买卖操作,实现货币政策传导和市场稳定。

  四、“两商”联动机制的设想与展望

  本文提出“两商”联动机制的具体设想,包括资格关联、权责匹配、考核引领和资源支持,旨在实现做市商与一级交易商的有机融合,建立更完善的多层次做市商体系。

  “两商”联动机制的实施,将优化做市商制度,使货币政策传导更加有效,成为稳定金融市场的有效工具。

  五、结语:从平行到融合

  “两商”联动机制的提出,是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未来,随着机制不断完善,我国债券市场将在全球金融市场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