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银行间市场流动性阶段性收敛,短端利率上行。分析认为资金面紧张属时点性,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等操作平抑波动。债市仍处震荡,但结构性机会显现,建议投资者适当调整资产配置。

  在税期走款、同业存单集中到期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近期银行间市场流动性阶段性收敛,短端利率短暂上行,银行流动性市场利率成为关注焦点。截至11月17日收盘,DR001加权平均价上行13.9个基点报1.5119%,高于政策利率,DR007加权平均价上行5.63个基点报1.5236%。

  分析人士认为,此轮资金面紧张更多属于“时点性紧张”。在央行加快开展买断式逆回购、加大中期流动性投放后,资金面回稳迹象已逐步显现;与此同时,利率债仍以震荡为主,但在存单利率下行、利率走廊收窄等因素推动下,市场内部的结构性机会开始浮现。

  资金的阶段性波动或将放大

  近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明显偏紧。天风证券研报认为,本周扰动因素依旧密集,包括同业存单到期规模继续放大、税期走款加速、逆回购到期量偏大,同时叠加两只国债发行及北交所精创电气申购等,使得资金面短期收敛有所加剧。

  不过,机构普遍表示,这类收敛属于典型的“时点性紧张”。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月中资金面波动加剧主要受政府债净缴款等短期因素扰动,反映在超储率偏低的背景下,短期流动性摩擦易于被放大。

  面对银行间市场利率上升,央行通过精准的政策操作平抑市场波动,向市场表明维护流动性宽松的决心。

  央行呵护下资金面有望回稳

  11月,买断式逆回购和MLF(中期借贷便利)集中到期,使得资金缺口一度突出。相关统计显示,11月买断式逆回购总到期规模达1万亿元,同时还有9000亿元MLF将在月内到期。

  为对冲集中到期带来的缺口,央行接连加大操作力度。11月5日续作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11月17日再度开展8000亿元6个月期操作,累计实现中期净投放5000亿元。这是今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显著缓解了短期流动性紧张。

  财通证券研报称,随着“双11”备付金回流、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落地,银行间市场摩擦性因素正在减弱。考虑到央行维持流动性偏宽的取向未变,短端利率大概率会重新回到1.31%低位附近。

  娄飞鹏对记者表示,资金面将大概率回归平稳。“对于11月25日有9000亿元MLF到期,预计央行将通过续作对冲。10月金融数据显示实体融资需求疲弱,亦强化了货币政策维持宽松的必要性。”娄飞鹏说。

  债市仍处震荡格局

  在资金面预期逐步企稳的同时,债市表现仍以震荡为主,但结构性机会已有显现迹象。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做多胜率虽不算高,但在利率走廊收窄、存单利率回落及利差品种估值修复的推动下,债券市场正逐步打开新的配置窗口。

  兴业证券研报认为,债市震荡格局短期难改,仍需耐心等待做多空间改善的时点。从中期看,通胀回升与风险偏好修复可能推升利率中枢,但年内大幅调整的风险不高。央行重启买债后,存单利率进一步下行,收益率曲线具备一定下移空间,为后续交易提供了更可观的套利基础。

  从资产配置角度看,一位债券基金经理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债券资产的风险收益比相较其他资产有所下降,建议投资者适当“降配”,并将重点转向中短久期、高票息品种,以增强组合的流动性和防御属性,把握债市机会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