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租牛骗贷案揭示银行风控漏洞,生物资产贷款风险待解
AI导读:
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披露一起租牛骗贷案,被告人刘某权利用租赁活牛作为抵押物,通过伪造合同等手段骗取银行贷款超千万元。案件揭示银行风控体系存在缺陷,生物资产贷款业务面临价值评估、动态监测等挑战。业内建议利用物联网技术赋能监管,降低银行风险。
“租牛-抵押-再租牛”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期披露的一则刑事裁定书,揭开了被告人刘某权空手套白狼的骗贷细节: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刘某权,以租赁的活牛作为抵押物,通过假办营业执照,伪造购牛合同、养殖场租赁协议等方式,以他人名义向公主岭华兴村镇银行、吉林银行长春公主岭支行两家银行办理贷款合计超千万元,并将大部分贷款用于偿还个人债务。银行风控的漏洞在此案中暴露无遗。
不仅如此,刘某权通过给予银行工作人员好处费等方式,帮其朋友在银行以他人名义办理贷款数百万元,现贷款无法归还,给银行造成巨大损失。顶名贷款、虚假合同、银行人员收钱为贷款“开绿灯”……生物资产抵押贷款,本应是解决农户们融资难题的创新之举,却因银行内控失灵,沦为不法分子骗贷获利的工具,风险处置亟待加强。
“租牛骗贷”超千万元
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被告人刘某权自身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刘某权的朋友李某找到任某东、徐某二人帮刘某权在公主岭华兴村镇银行、吉林银行长春公主岭支行顶名办理贷款,并承诺给其好处费。
2022年6月,刘某权利用从别处租来的297头活体牛作为抵押物,以任某东的名义向公主岭华兴村镇银行贷款400万元,取得贷款后刘某权擅自改变贷款用途,将贷款大部分用于偿还个人债务、租牛。
同年8月,刘某权将400万元中的一部分用于去内蒙古等地租牛,再次以任某东的名义用同样的方式在公主岭华兴村镇银行贷款500万元。此笔贷款发放后,刘某权仍然擅自改变贷款用途,将贷款大部分用于偿还个人债务,并将部分作为抵押物的牛私自出售,贷款到期后刘某权无法归还银行贷款。案发前,刘某权共计归还公主岭华兴村镇银行约72.25万元,尚有约827.75万元未归还。
2022年12月,刘某权在未偿还公主岭华兴村镇银行欠款的情况下,又以徐某名义以活体牛作为抵押物,使用虚假的购牛合同,在吉林银行长春公主岭支行贷款300万元。2023年11月,刘某权以其子名义以活体牛作为抵押物,使用虚假的购牛合同再次在吉林银行贷款280万元。
贷款发放后,刘某权擅自改变贷款用途,将贷款大部分用于偿还个人债务,并将作为部分抵押物的牛私自出售,使得贷款到期后无法归还银行贷款。案发前刘某权共计归还吉林银行长春公主岭支行约10.06万元,尚有约489.94万元未归还。
构成贷款诈骗罪与骗取贷款罪
刘某权在2022年4月,帮助其朋友郭某山跟银行联系,借给郭某山490头牛作为抵押物,二人达成口头协议,贷款发放后,郭某山把牛买下来。同时,刘某权授意郭某山和林某臣伪造一份购牛合同,以林某臣的名义向吉林银行长春公主岭支行贷款650万元。
郭某山获得贷款后交给刘某权450万元购牛款,向李某账户转账50万元,偿还个人贷款13万元,个人花销13万元,剩余钱款用于购买饲料养牛。后因经营不善,郭某山私自销售抵押活牛。现贷款无法归还,给银行造成巨大损失。值得注意的是,期间刘某权负责帮助郭某山联系银行办理手续、给银行工作人员好处费。
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刘某权的行为构成两项罪名:一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贷款,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构成贷款诈骗罪;二是刘某权帮助他人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贷款,给银行造成特别重大损失,其行为构成骗取贷款罪。刘某权一人犯数罪,依法应数罪并罚。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维持一审原判:被告人刘某权犯贷款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20万元;犯骗取贷款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30万元。赔款方面,刘某权需向公主岭华兴村镇银行退赔违法所得约827.75万元,向吉林银行长春公主岭支行退赔违法所得约489.94万元。
揭示银行风控体系缺陷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向记者直言,此案揭示出银行风控体系存在缺陷:贷前审查流于形式,未对活体抵押物进行穿透式核查,未核实抵押物真实权属;抵押物评估机制缺失,未引入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认定,也未通过实地盘点确认牛只数量和质量;内部廉洁风险管控不足,银行工作人员收受好处费后降低审核标准,暴露出员工行为管理和利益冲突防范机制的缺位。生物资产贷款业务面临诸多挑战。
“抵押物动态管理机制的严重缺位是本案风险失控的关键因素。”薛洪言表示,涉案银行既未办理规范的抵押登记手续,也未设立定期核查机制,未对抵押物的相关情况持续监控,使得被告人能够多次私自处置抵押物而未被及时发现。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银行的生物资产贷款业务并不好做,主要涉及价值评估、动态监测、风险处置等,特别是活体抵押物具有移动性,传统手段难以持续追踪其位置和状态,存在反复抵押等风险。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向记者表示,业内可进一步探索以技术赋能监管,比如利用物联网技术为活体资产安装“数字身份证”,通过电子耳标、智能项圈等设备,将生物资产的存栏量、健康状况、位置信息实时传送给银行。此外,可引入保险公司为活体资产承保,地方政府提供风险补偿金,农业担保公司提供额外担保,以降低银行的后顾之忧。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