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民营银行异地揽储现象频发,监管部门多次规范但仍有机构突破红线。华瑞银行等案例显示,异地揽储面临合规风险与流动性隐患。多数民营银行需遵循属地经营原则,违规行为将受处罚。业内建议打造开放银行生态,增强客户黏性。

  民营银行异地揽储是近年来金融监管的重点。监管部门三令五申,规范地方法人银行(除少数互联网银行外)跨地域开展互联网存款业务。然而,当存款利率普遍进入“1”时代,一些民营银行仍可提供利率超过2%的存款产品,这类产品名义上标榜“仅限本地客户”,实则仍有个别机构突破监管“红线”,通过微信小程序等第三方平台、自身数字渠道异地吸储,这种异地揽储行为面临合规风险。

  例如,华瑞银行虽在微信小程序中明确其年利率2.35%的存款产品“仅限上海地区客户”,但经工作人员开通存款通道,异地客户同样可以完成线上存入。这种行为不仅面临合规风险,也潜藏流动性隐患。

  华瑞银行涉嫌变相异地揽储

  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查询华瑞银行微信小程序发现,该行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35%,但该产品明确标注“仅限上海地区客户”。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一地域限制存在变通空间。该行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虽然产品界面显示仅限上海地区客户,但开户后我可以为您登记开通存款通道,届时即可购买,您还可根据不同的存款金额享受到对应级别的新客福利,包括以卡券兑换微信立减金、京东卡等。”

  在这位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记者成功开通了账户。对方开通存款通道后,记者随即在华瑞银行微信小程序完成了一笔利率为2.35%的存款,整个过程并无阻碍,尽管记者身处北京,且手机号归属地与户籍所在地均非上海。此类情况并非个例。在社交平台上,多位网友分享了通过华瑞银行手机银行App或微信小程序异地存款的经历,与记者情况类似,即在注册账号后,由华瑞银行工作人员主动联系并协助完成异地线上存款。此外,还有不少“存款特种兵”选择跨省亲赴上海,通过线下开户成功存款。

  记者就“微信小程序明确限区,但工作人员可协助异地客户线上存入”这一看似矛盾的情况采访华瑞银行,截至记者发稿时,未得到该行回复。这并非华瑞银行首次在揽储环节出现合规瑕疵。今年2月,该行就因以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等原因,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罚款680万元。此外,该行还涉及多项严重违规问题。

  记者调查发现,各家民营银行对异地客户线上办理存款业务的限制存在明显差异。具体来看,部分银行对此有明确限制,如苏商银行会提示,“所在区域未开通该功能”;微众银行、网商银行、新网银行、亿联银行、富民银行则支持异地客户直接在线办理存款。针对民营银行异地揽储的合规性问题,业内人士表示,需视具体情况而定。目前,除微众银行、网商银行、新网银行、亿联银行四家互联网银行获准在全国范围内吸收存款外,其余多数民营银行仍需遵循属地经营原则,不得异地揽储。

  异地展业通常指银行在其注册地辖区之外、且未设立实体网点的地区开展业务,其中异地揽储与异地贷款有着不同的监管规定。监管部门对异地揽储有较为严格的限制。2021年出台的《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地方性法人商业银行要坚守发展定位,确保通过互联网开展的存款业务,立足于服务已设立机构所在区域的客户。无实体经营网点,业务主要在线上开展,且符合原银保监会规定条件的除外。“监管层担忧跨区域揽储会加剧存款利率竞争、削弱金融秩序,导致金融风险外溢。”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告诉记者。

  然而,该原则在现实中并未被严格执行。“民营银行原则上是不能异地揽储的,但各家银行的实际执行情况并不一致。”一位北方地区民营银行内部人士说。一位银行业专家解释道,民营银行通常参照适用于城商行的、带有地域限制的监管标准,原则上存款业务不允许跨区域经营,但界定本身比较模糊,例如现实中若外地客户亲自到现场开户,就会被视同本地客户。在异地贷款方面,部分民营银行经批准可通过互联网等手段异地发放贷款,尤其是提供小微企业贷款。除了获得特殊资质的银行外,其他民营银行不能异地放贷。

  2021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强调,严控跨地域经营,地方法人银行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应服务于当地客户,不得跨注册地辖区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无实体经营网点、业务主要在线上开展,且符合原银保监会其他规定条件的除外。“不过在实践中,仍有部分民营银行通过‘白名单’、点对点邀请等隐蔽的方式异地展业,这可能存在合规瑕疵。”曾刚说。律师称异地揽储面临法律风险。业内人士认为,民营银行异地揽储将面临法律风险,具体可能引发监管处罚,其风险根源主要涉及业务合规性及公司治理等方面。

  “异地揽储会放大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一旦存款人在特定地区出现大规模集中提款,银行将面临提取资金不畅甚至支付危机,这类风险在异地展业时会进一步放大。”曾刚说。同时,一旦发生风险,由于民营银行注册地与业务开展地分离,监管归属极易模糊,从而增加了风险管控的难度。此外,异地揽储会加剧市场竞争,银行为吸引异地客户可能抬高存款利率,推高负债成本,导致流动性管理难度和经营压力倍增。近年来,监管部门加大了对银行异地展业的监管力度。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信息显示,因违规异地开展业务、违规发放异地贷款而收到罚单的银行并不少见,相关机构及责任人均会受到处罚。

  北京安杰世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黄兴超告诉记者,处罚银行异地揽储违规行为,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八条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行政处罚办法》第三条等规定,并普遍实行“双罚制”。受物理网点少、缺乏品牌影响力等不利因素影响,多数民营银行长期面临较大的获客与揽储压力,这也成为部分民营银行铤而走险异地揽储的动因之一。业内人士认为,民营银行可尝试打造开放银行生态,与更多第三方平台合作,拓展获客渠道;加强个人理财、财富管理的产品创新,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增强客户黏性。(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