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银行不赎回二级资本债案例减少,监管高度关注
AI导读:
近两年中小银行不赎回二级资本债案例减少,2025年至今仅两例。央行天津市分行将此列为重大事项,要求24小时内上报。二级资本债不赎回或因银行无法低成本发新债,面临资本充足率不足风险。
近两年,中小银行不赎回二级资本债的案例明显减少,相关金融风险得到缓释。2025年至今,仅有两例。不过,监管仍十分重视“不按市场预期赎回二级资本债”事件的影响,因为这可能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16日,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就《天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重大事项和重要信息报告制度》(简称《制度》)征求意见,《制度》将“不按市场预期赎回二级资本债”列为需在24小时内上报的重大事项之一,体现了监管对此类事件的高度关注。
《制度》旨在及时、准确、全面掌握银行业金融机构发生的重大事项,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制度》共列出14条事项,应当于事项发生之时起24小时内向属地人民银行报告。这些事项包括可能导致重大影响的违法违规经营、涉诉、负面舆情、信贷风险等等,第十条为:拟不按市场预期赎回二级资本债,这进一步凸显了二级资本债赎回问题的重要性。
央行天津市分行也是继8月山东省分行后,又一地把“不赎回二级资本债”列入24小时上报事项内的央行省级分行。二级资本债系商业银行用以补充二级资本并满足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的工具,期限通常为5+5年,在第一个五年末附有赎回权。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规定,二级资本债的资本补充效率在第一个五年后逐年递减,商业银行普遍选择提前赎回并发行新债来维持资本充足率,因此二级资本债的赎回情况备受市场关注。
因此,若商业银行曝出未赎回二级资本债,通常不及市场预期。二级资本债不赎回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银行无法以较低成本发行新债,赎回后面临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风险,易引发市场对银行资质的质疑,影响市场信心。据财联社梳理,二级资本债不赎回事件发生的高峰在2022年,当年超过20例,此后逐年下降。2023年、2024年,分别有14例、6例银行不赎回二级资本债,显示出风险缓释的趋势。
2025年至今,有2例银行不赎回二级资本债。4月18日,南昌农商行公告不行使“20南昌农商二级01”赎回选择权。9月4日,阜新银行公告称,不行使“20阜新银行二级01”赎回选择权。华源证券固收首席廖志明认为,伴随近年中央与地方政府协同推进的债务风险化解政策落地,地方债务压力缓释显著降低银行资产质量隐忧,叠加持续强监管与资本补充支持,银行信用风险明显下降,近两年不赎回二级资本债案例有所减少。
从过往不赎回二级资本债的案例来看,全部为城农商行,辽宁、山东、湖北、吉林等地区较多。上述两家银行中,南昌农商行截至半年度末的资本充足率为10.73%,接近10.5%的监管红线。阜新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51%,接近8.5%的监管红线,显示出部分银行在资本充足率方面的压力。
从2024年发生的银行不赎回二级资本债事件来看,上半年同样仅有一例,但进入下半年后数量增多,11-12月发生了3例。中信证券FICC首席明明在相关研报中认为,2025年以来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银行负债端压力或将得到缓解,进一步缓解净息差压力,预计2025年下半年或有2家城农商行不行使二级资本债赎回权,较2024年同期不赎回数量同比下降,为市场带来一丝积极信号。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