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屡遭重罚,合规经营挑战重重
AI导读:
近日,华夏银行因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8725万元,今年以来罚没金额合计超1.03亿元。其不良贷款率在上市股份行中一直位列最末,合规经营面临挑战。
近日,华夏银行因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8725万元,这一巨额罚款凸显了金融监管的严格性。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华夏银行及分支机构屡屡受到金融监管部门行政处罚,罚没金额合计超1.03亿元,合规问题不容忽视。从资产质量看,自2022年以来,华夏银行的不良率在上市股份行中一直位列最末,显示出其经营管理的挑战。
9月5日,金融监管总局披露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华夏银行因“相关贷款、票据、同业等业务管理不审慎,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等”等违法违规行为,被处以8725万元罚款。同时,对陈成天、刘建新警告;对钱建华、何羽、吕玉梅、涂超警告并罚款合计20万元。
当天,华夏银行在官网发布公告表示:“近日,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3年对我行开展风险管理及内控有效性现场检查进行行政处罚的决定书。对于监管部门的处罚决定,我行诚恳接受。对于监管处罚问题,我行高度重视,深入分析问题成因,已迅速落实各项整改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问责。下一步我行将严格落实监管要求,持续强化内控合规管理,推动业务经营健康发展。”
此前,华夏银行分支机构已多次收到罚单,违规问题频发。仅8月25至27日,华夏银行温州分行、肇庆分行、广州分行先后因违反审慎经营原则等问题被温州金融监管分局和广东金融监管局罚款共计250万元。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21家华夏银行分支机构因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受到金融监管部门行政处罚,累计罚没金额超1600万元。从罚款金额看,三家分行被罚逾百万元。1月,深圳金融监管局发布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华夏银行深圳分行因“违规开展不良资产转让业务、内部控制有效性不足、信贷资产分类不审慎、集团客户统一授信管理不到位、贷款业务管理不当”等问题,被处以罚款560万元,时任华夏银行深圳前海分行营业部总经理黄波被警告,时任华夏银行深圳信用风险管理部首席信用风险官、华夏银行深圳首席风险官吕海洲被警告并罚款10万元,时任华夏银行深圳分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潘宗超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
3月,华夏银行宁波分行被宁波金融监管局处以罚款125万元,原因为“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及票据业务管理不审慎”,时任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石碶小微企业专营支行行长张皓、时任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海支行行长王晓杰、时任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海支行客户经理方剑被警告。8月,华夏银行温州分行及相关责任人因“贷款‘三查’不到位;信贷资金被挪用;违规发放借名贷款”受到行政处罚,华夏银行温州分行被罚款170万元,陈家强被警告。
华夏银行合规经营问题触及多个监管维度。记者注意到,除了金融监管总局及其分支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今年也对华夏银行作出过行政处罚。6月,华夏银行兰州分行被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处以46.93 万元罚款,原因为“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办理一次性金融业务未按规定识别客户身份;未按规定开展客户风险等级划分、调整和审核工作”;华夏银行泰兴支行因“违反规定办理经常项目资金收付”,被国家外汇管理局泰州市分局罚款40万元。
半年报显示,华夏银行经营业绩承压,银行监管愈发严格。今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455.22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8.32亿元,下降5.8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70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9.90亿元,下降7.95%。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华夏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60%,与上年末持平。Wind数据显示,这一不良率水平在9家上市股份行中位列最末,同期招商银行不良率仅为0.93%,其他上市股份行均在1.5%以下。回溯过往年报数据,自2022年以来,尽管华夏银行不良率逐年下降,但在上市股份行中一直处于垫底位置。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