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富民银行用时9年成长为民营银行样板,上半年资产规模增至657亿,营收净利同比高增。其科技输出特色鲜明,大模型创新案例入围监管沙盒。在零售信贷外,锚定对公领域供应链金融,推出三大产品。业绩向好支撑分红,累计分红近3.4亿。

  用时9年,富民银行已经低调长成民营银行梯队里极具分析价值的样板。在民营银行规模扩展与经营业绩进入低速增长区间的当下,富民银行在今年上半年交出了一张堪称“逆势增长”的答卷,展现出强劲的银行经营实力。

  截至今年6月末,富民银行资产规模657亿元,较上年末增幅5.5%,稳健扩表。盈利动能强劲,2025年上半年富民银行营收13.8亿元,同比增长26.53%;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43.11%;上半年年化后的净资产收益率约12.76%,居于同业前列。这在助贷新规前置显效、居民信贷需求仍未大规模回暖的复杂经营境况下,并不常见。

  仅以粗略统计半年报信息,不少民营银行资产总额增速放缓。新网银行上半年总资产规模为1.99%、华通银行资产规模增速为2.23%、客商银行上半年资产规模增速为3.12%、民商银行资产规模增速4.92%,均不超过5%;而三湘银行的总资产更是较年初负增长1.94%。盈利表现上,三湘银行的上半年营收同比大幅下滑28.85%;民商银行营收同比下降了14.70%。

  更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业绩韧性,富民银行科技输出特色逐渐鲜明。其大模型在金融场景创新案例入围了首批人行重要监管沙盒项目,就是其科技输出实战经验足够有效的力证。富民银行何以取得逆势强劲的经营业绩,并缔造“数字化”特色竞争力?该行新的业务增长极在哪里?富民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赵卫星日前接受访谈,详解富民银行新的战略愿景和成熟的科技驱动方法论。

  赵卫星将富民银行营收和净利同比高增归因如下:一是对资产结构进行调整,战略放弃盈利能力不达标项目,新发产品收益上升。截至今年8月末,富民银行已战略放弃约40%的项目,人力成本下降超20%,科技成本下降超40%;同时2025年新投放金额加权平均收益率较去年同期增长50BP左右。

  二是压降负债端成本,对存款利率和重定价期限进行重新调整。截至2025年6月,富民银行新发行3年期、5年期存款利率下降至2.25%、2.15%,该利率相较2024年年初执行利率下降了接近210BP。截至2025年6月,富民银行在1年内享有重定价权力的存款为246亿元,占全部存款的比例为59.1%。

  三是数字化在获客、复购和风控场景全面落地,大幅减少各类运营及风险成本。据赵卫星介绍,富民银行对人行个人征信报告数据进行了深度挖掘,累计开发超8000个变量,当前在用超20个信用评分模型基于人行征信变量开发,在某自担风险项目贷前审批阶段,模型KS达到0.32, 顶部5%Lift突破3.2倍, 模型上线后助力该产品不良率下降超20%。

  四是富民银行在今年上半年的债市波动中,实现了不错的投资收入。由7名成员组成的富民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团队,在剧烈波动的行情中通过AI智能引擎增加债券配置和交易规模,2025年上半年实现交易净收入约0.7亿元。

  以上四点,构成了富民银行“增收又增利”的核心原因。其中,科技切实助推了富民银行资产端结构调整、负债端成本压降、客户运营和风控效率提升。业绩向好支撑了富民银行的分红底气:富民银行延续了自2023年起的分红动作,坚持将上一年净利润的30%以现金股利的方式分配给股东,截至今年6月末累计分红金额接近3.4亿元。

  在零售信贷之外,富民银行锚定对公领域,试图打造新的业务增长极。富民银行在2024年初提出打造“富有特色的产业生态银行”战略,将“特色”框定在对公领域的供应链金融,沿着真实业务发生场景,向B端客户推出“极速贴、极速保、到乐融”三大产品。

  据赵卫星介绍,“极速贴”是商业票据及银行票据直接贴现服务,远程化、纯线上嵌入采购、账务、融资等场景。2024年年初至今年6月末,该产品累计发生额位居民营银行前三。“极速保”产品是为中小微企业研发的非融资性保函业务,核心业务逻辑是以“保函”替代“保证金”。从去年初至今年6月,该产品累计发生额约300亿元。“到乐融”产品聚焦到货场景,依托“四流合一”贸易验真+智能风控+全流程线上化,目前已经进入正式投放阶段,单月投放金额接近5亿元,成为服务B端客户的拳头产品。

  跟很多将经由内部验证过有效的科技系统及服务向同业输出的银行一样,富民银行同样走上了科技输出之路。赵卫星透露,截至今年6月末,通过科技输出形式实现的集成链接业务,已经有效服务6家同业机构,累计放款金额近280亿元。在这个过程中,富民银行自然而然积累了充分的实战经验。其大模型在金融场景创新案例入围首批人行重要监管沙盒项目,就是这些实战经验足够有效的最新成果展示。

  2025年8月28日,重庆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实施工作组面向社会公示新一批创新应用,两项创新应用入围:一是富民银行申请的“基于大模型技术的智慧信贷服务”; 二是重庆三峡银行申请的“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绿色信贷服务”。赵卫星详解了“基于大模型技术的智慧信贷服务”的逻辑。从技术手段上,该项目主要采用了大模型技术、知识图谱技术、语音识别(ASR)和自然语言处理(NLP),每项技术有其攻克的环节。

  重庆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实施工作组对项目给予了高度肯定,称富民银行“基于大模型技术的智慧信贷服务”的项目,是私有化部署集成大模型,接入信贷相关业务平台,参与信贷业务资料收集、数据分析等工作智能处理;运用多维度数据对大模型进行训练,建设金融专用领域小模型,打造内部风险知识库、风险评估报告助手、语音质检助手等辅助运营人员提升效率的工具,构建安全、可持续的信贷服务体系,增强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和合规经营能力。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