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逆回购操作与资金面分析:8月流动性展望
AI导读:
本文分析了央行逆回购操作对资金面的影响,包括操作规模、利率及到期情况。同时,探讨了资金价格、税期、政府债缴款等因素对资金面的扰动,并展望了8月流动性状态。
新华财经北京8月11日电(刘润榕)人民银行11日开展11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40%,与此前持平;鉴于当日有5448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4328亿元。
上周(8月4日-8月8日)央行逆回购合计净回笼5365亿元,此外周五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随着月初流动性回归平稳,央行陆续回笼跨月资金,资金面维持转松,周五买断式回购操作后,日内隔夜利率突破1.3%。
资金价格依旧维持低位,隔夜利率方面,R001、DR001基本横盘于1.35%、1.31%水平,单日波幅均未超过1bp;7天资金利率方面,R007、DR007也基本围绕1.47%、1.45%中枢震荡。随着周五买断式逆回购落地,资金利率破位下行,R001下行1bp至1.34%,DR001进一步贴近1.31%点位,7天资金利率下行3bp,R007、DR007分别收至1.45%、1.43%。整体来看,跨月后资金价格自发性修复。
本周(8月11日-8月15日)逆回购到期规模将下降至11267亿元,主要是周一到期规模较大,后几日均在1500亿元上下;政府债净缴款规模将上升至4101亿元,主要集中在周一和周五;8月15日为缴税截止日与中旬缴准日。尽管周初逆回购大量到期叠加政府债缴款规模上升,但在央行维稳态度下,资金面宽松状态大概率仍将持续,关注DR001加权利率下限能否继续降至1.3%下方。而周五税期将至,考虑央行对银行融出的管控有所放松,这可能仍然会带来一定的扰动,但8月税期走款规模不高,且央行态度转向呵护,因此扰动程度可能不及7月。
在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看来,资金面的扰动或集中在周一和周五,不过考虑到当前明确的宽货币取向,资金价格有望延续平稳偏松态势,隔夜利率或锚定在OMO-5bp附近,7天利率则围绕政策利率上方5-10bp区间波动。
具体来看,本周影响资金面的因素有以下三点,其一是税期,周五(15日)将迎纳税申报截止日,不过8月缴税压力不大,预计对资金面的扰动可控。从季节性规律来看,8月作为下半年的季中月,缴税压力较轻,过去五年8月缴税规模均值仅为1.02万亿元,远低于7月的1.75万亿元。
其二是4000+亿元的政府债缴款,为近一个月的高点。细化至日度,缴款压力主要集中在周一(11日)和周五(15日),单日净缴款量分别为2344亿元、1847亿元。
其三是1.1万亿元+的逆回购到期。本周逆回购到期量为11267亿元,虽较前周16632亿元大幅降低,不过到期规模仍在万亿元以上。其中,周一(11日)逆回购集中到期5448亿元,为周内单日到期最大规模,此后到期压力趋于均衡,日均到期量维持在千亿元。
消息面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于8月8日开展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此次操作不仅将覆盖季度末关键时点,也引发了市场对后续流动性管理节奏的关注。当月将有4000亿元3个月期、5000亿元6个月期的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合计到期规模9000亿元。业内人士预计,考虑到财政发力、政府债发行节奏与中长期流动性需求,8月大概率将会有第二次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财通证券指出,进入8月,流动性状态更加乐观,一方面是“税改”后出于呵护一级发行考虑,央行投放更加积极,另一方面是海外和基本面仍有较大不确定性,资金宽松有其必要性。向后展望,资金利率可以再下台阶,DR001的理论下限在OMO-20bp,即1.2%。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