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银行差异化运营新趋势
AI导读:
多家银行调整信用卡透支利率标准,打破0.05%的固定利率,实施0%-0.05%的浮动利率。此举旨在应对消费贷冲击,激活优质客户,推动信用卡业务差异化经营,助力银行在缩量时代实现客户价值转化。
当信用卡行业进入存量甚至“减量”阶段,用户精细化运营终于来到信用卡透支利率标准方面,利率市场化成为关键趋势。
近日,多家银行对信用卡透支利率标准进行调整,打破0.05%的透支利率标准。光大银行近期发布的公告显示,该行将信用卡透支利率收取标准由“日利率万分之三点五至万分之五(年利率12.7750%-18.2500%)”调整为“日利率0%-0.05%,按照单利算法近似折算年利率为0%-18.25%”。这一优化调整将于9月29日起正式生效,意味着极限情况下,优质信用卡用户有望获得最低0%的透支利率。

有资深信用卡专家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在本轮调整中目前已有至少6家银行在公开信披渠道或信用卡领用协议中,对信用卡透支利率标准进行优化。“面对消费贷低利率优势的冲击,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可以针对一部分优质客群提供比现行标准较低的定价,在考虑资金良性周转前提下透支信用卡支付,为银行获得相应的利息收益,这是信用卡业务差异化经营的一种体现。”他表示。
信用卡利率市场化更进一步。8月29日,央行发布公告,拟对《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等4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修改,删除“对信用卡透支利率实行上限和下限管理”的表述,被市场解读为信用卡透支利率下限即将放开。事实上,早在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就明确提出“信用卡透支利率由发卡机构与持卡人自主协商确定,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
为何利率市场化改革到今年真正推进?记者了解到,一方面在信用卡规模萎缩背景下,银行需通过利率精细化运营激活优质客户黏性;另一方面消费贷利率持续下探,信用卡年化利率达18%而消费贷已降至3%甚至2%,导致信用卡交易额下降,银行手续费及利息收入减少。前述专家表示,改革将利好资金周转压力大、还款意愿强的优质客群,激活信用卡信贷业务活力。
从2022年至今,信用卡与借贷合一卡数量已蒸发9200万张。多家银行信用卡业务收入出现下滑,16家全国性银行中6家信用卡交易金额同比下降超10%。招商银行副行长王颖指出,招行信用卡利率定价将总体稳定,主要因信用卡信贷利率构建在成熟的分期业务上,且监管已形成全面的利率定价规范体系,预计取消循环利率限制对消费信贷需求影响较小。
在信用卡行业“缩量时代”,多家银行通过提额、降费、减免年费、丰富权益等差异化运营推动客户价值转化。中信银行上半年信用卡新发客户中优质客群占比达55.48%,同比增长超10个百分点;光大银行、广发银行等推出资产达标客户免信用卡刚性年费等措施,构建综合金融服务生态。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