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聚焦“五篇大文章” 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
AI导读:
本文聚焦银行业在“五篇大文章”目标中的实践成果,包括债券承销发行、信贷支持科技绿色普惠领域、丰富养老金融产品及加码科技投入赋能数字金融建设,展现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证券时报记者张娟娟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中坚力量,积极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服务成果来看,银行对“五大主题债券”承销金额4年提高21倍,对科技型企业贷款大幅增长,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也蓬勃发展。
本期《多维度解析“五篇大文章”》系列报道聚焦银行业,呈现其在锚定“五篇大文章”目标中的实践成果,并梳理发展过程中显露出的问题。
围绕“五篇大文章” 债券承销发行双向发力。2024年5月,指导意见明确,未来5年,银行业保险业“五篇大文章”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自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以来,银行业积极行动、精准发力。
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银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在债券承销和发行中,银行发挥主力军作用。债券承销方面,银行承销的“五大主题债券”总额由2020年的310亿元左右上升至2024年的6916亿元左右;今年前7个月,银行对五大主题债券承销总额已超过去年全年。
债券发行方面(按发行日统计),2022年以来,每年由银行发行的五大主题债券总额持续超过5000亿元,占全市场发行的五大主题债券总额比重持续超过25%。今年前7个月,由银行发行的五大主题债券总额超过7700亿元,占比36.33%。
挑起信贷大梁精准滴灌三大领域。信贷作为核心业务之一,银行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时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对科技、绿色、普惠三大领域的精准滴灌力度大幅增强。
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截至二季度末,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3.46万亿元,同比增长22.9%;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42.39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4.4%;人民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57万亿元,同比增长12.3%。
丰富养老金融产品高效服务银发经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仅靠基本养老保险已难以满足老年人对生活品质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政策支持下,养老金融产品逐渐丰富多样,从养老储蓄、养老理财产品到个人养老金产品、养老年金保险等。
根据中国理财网数据,截至2025年7月,6家理财公司发行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共计35只。截至2024年末,6家理财公司发行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累计销售金额超过90亿元。
持续加码科技投入赋能数字金融建设。数字金融是银行业做好“五篇大文章”的关键一环。近年来,银行业不断加大信息科技投入,以探索金融科技赋能业务发展的实践场景和创新路径。
根据Wind数据,完整披露相关数据的20家上市银行(含A股、港股)信息科技投入总额从2021年的1603亿元左右稳步提升至2024年的1884.75亿元。按银行性质划分,20家上市银行中,股份制银行的信息科技投入占比较高。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