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IPO新动向:部分银行重启,上市难度加大
AI导读:
沉寂许久的银行IPO有新动向,东莞银行、南海农商行IPO审核状态恢复为“已受理”,顺德农商行仍处于“中止”状态。当前银行IPO难度加大,银行通过多元方式补血维系经营稳健性。
沉寂许久的银行IPO有了新动向!7月2日,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深交所发行上市审核信息公开网站显示,东莞银行、南海农商行IPO审核状态恢复为 “已受理”,顺德农商行仍处于“中止”状态。
东莞银行、南海农商行与顺德农商行的IPO之路可谓一波三折。2019年,三家银行同时递交招股书,但始终未能获得实质性突破。今年3月,三家IPO审核状态被同步调整为“中止”。如今,随着财务资料更新,东莞银行和南海农商行重回赛道,而顺德农商行成为“掉队者”。经营上看,三家银行也有所分化,顺德农商行表现较为不理想。
东莞银行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1.97亿元,净利润37.33亿元,为近五年来首次下滑。南海农商行2024年营收64.29亿元,净利润增长2.99%至24.53亿元。顺德农商行则陷入持续低迷,2024年实现净利润31.77亿元,同比减少7.89%,已经连续三年下滑。同时,2024年顺德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升至1.61%,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今年1月,广州银行主动撤回了IPO申请。当前沪深交易所主板共有6家银行排队候审,形成了三个梯队。除上述6家外,还有15家银行处于上市辅导备案阶段。
自2022年1月兰州银行登陆深交所以来,A股市场已连续三年未见银行新股上市。从深沪交易所审核情况来看,不少银行在冲刺IPO过程中遭遇挫折。某国有银行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分析称,银行IPO的高峰期已经结束,未来对银行IPO的审查预计将会更加严格。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当前我国中小银行IPO面临的挑战与行业格局变迁、政策导向调整及自身能力不足等密切相关。华南某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对于正在排队的银行来说,面临的问题也不少,部分银行存在股权结构不清晰、关联交易较多、资产质量有待提高等情况。
“随着银行业资产规模扩张等,资本充足率下降已成为行业共性挑战。尤其对于IPO进程受阻的中小银行而言,上市融资渠道的不畅使得资本补充更显迫切。”华南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对界面新闻记者说。在此背景下,银行通过发行资本补充债券、引入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等多元方式补血,成为维系经营稳健性的关键。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合计发行52只“二永债”,规模8125.6亿元。东莞银行于今年5月发行了规模为22亿元的永续债。此外,2025年以来,金融监管总局已陆续批复宁波鄞州农商行增资6.62亿元、江陵农商行定向募股不超过4500万股等方案。
薛洪言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中小银行需锚定差异化,做“小而美”的区域深耕者,形成“人无我有”的特色。未来,仅有扎根区域、特色鲜明或通过并购重组实现区域整合的银行可能突围,多数银行需回归服务地方经济的初心,探索多元化资本补充方式,而非过度依赖IPO。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