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银行业永续债发行活跃,大小银行分化发展
AI导读:
2025年银行业永续债发行市场活跃,国有大行主导,中小银行加速资本补充。国有大行凭借信用优势主导低成本发行,中小银行面临更大压力,多维探索突围资本困局。永续债作为核心资本补充工具的战略地位凸显,破解中小银行资本约束难题需政策与市场机制协同助力。
2025年以来,银行业永续债发行市场延续活跃态势,大型商业银行与中小银行呈现差异化发展路径。
根据最新披露的数据,截至2025年6月23日,已有17家银行完成永续债发行,总规模突破3943亿元,票面利率中枢下移至2%左右,反映出市场对银行资本补充工具的旺盛需求与结构性调整趋势。

国有大行主导发行市场
国有商业银行仍为永续债发行主力军,其中,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分别以500亿元、400亿元、400亿元的发行规模位列前三,票面利率均低于2.1%,其中工商银行“25工行永续债01BC”票面利率仅为1.97%,创同期同类债券新低;建设银行和邮储银行的票面利率也已降至2%以下,同为1.99%。
大型银行凭借信用评级优势,通过永续债持续优化资本结构。以建设银行为例,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达14.48%,永续债发行进一步夯实资本安全垫,助力其满足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监管要求。
此外,国有大行还通过定向增资等方式补充资本。根据最新公开信息,截至2025年6月,四家国有大行中,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已成功完成定增,而建设银行的定增计划仍在推进中,尚未完全落地……此次定增潮是财政部通过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资本的一部分,已完成定增的三家银行资本实力显著增强,为信贷投放和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支撑。
中小银行加速资本补充
与国有大行相比,中小银行在资本补充方面面临更大压力。城商行与股份行发行规模显著提升,招商银行位列股份行首位,两期永续债合计发行470亿元,票面利率稳定在2.05%-2.13%区间。……值得注意的是,西安银行共获批70亿元永续债发行额度,当前剩余35亿元额度待启用。
银行业永续债发行的核心驱动力源于多重现实需求……这种“补血”效能直接转化为信贷投放能力的增强,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
中小银行面临的资本补充困境具有深层结构性矛盾……这种双重挤压在利率分层中可以体现——国有大行永续债利率下行通道顺畅,而区域性银行不得不承受显著更高的信用溢价。
为突围资本困局,中小银行已展开多维探索……优化资本结构。
展望未来,永续债市场将延续结构性分化格局……而破解中小银行资本约束难题,仍需政策精准滴灌与市场机制完善的双重助力。
(文章来源:财中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