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调整存款结构降成本
AI导读:
近期多家银行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主推短期限产品,旨在调整存款结构,降低负债成本,以应对净息差收窄的压力。多家银行APP显示无5年期大额存单在售,利率方面也有所调整。
“我行目前没有5年期大额存单,最长期限的是3年期大额存单,但利率和同期限定期存款一样,都是1.75%。”6月10日,光大银行北京丰台区某支行理财经理小王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家银行“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部分银行目前仅有2年期及以下期限的大额存单在售。业内人士指出,银行普遍暂停发售5年期及3年期大额存单,主推短期限产品,旨在调整存款结构,降低负债成本,以应对净息差收窄的压力。
小王介绍,该行大额存单20万元起存,短期限产品利率在1.10%至1.40%之间。而50元起存的定期存款,3个月利率为1.0%;1万元起存的定期存款,长期限产品利率最高为1.75%。
招商银行某支行客户经理小刘表示:“有一段时间没有3年期和5年期大额存单了,目前最长期限的大额存单仅2年期,利率1.40%。若想做3年期存款,可考虑‘月月存’产品。”记者发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多家银行APP均显示无5年期大额存单在售,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也仅有2年期及以下期限大额存单。
利率方面,多家银行在售的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介于1.5%至1.8%,而2年期及以下期限的大额存单利率则在0.9%至1.5%之间。例如,农业银行APP显示,该行大额存单20万元起存,其中1个月至6个月利率在0.9%至1.1%,1年期和2年期利率均为1.2%,3年期利率为1.55%。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分析,银行此举意在降低负债成本,稳定净息差。当前,银行业净息差处于低位,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意味着贷款利率仍有下行压力。因此,银行需降低负债成本来稳定净息差。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曾刚认为,我国商业银行正面临净息差收窄和非息业务转型的双重压力,行业正从存贷依赖向综合服务转型。这一转型要求银行重构业务流程、重塑组织架构、重建风控体系。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