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5月20日起,六大国有银行和多家股份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最大降幅达25个基点。分析人士预计,中小银行将跟进调整,存款利率或全面进入“1时代”。金融消费者需调整资产配置策略,向多元化转型。

5月20日以来,银行存款利率迎来新一轮调整。六大国有银行及多家股份制银行纷纷发布公告,下调多类存款利率,最大降幅达到25个基点(BP)。此次调整过后,国有大行1年期定存利率已跌破1%,预示着存款利率或将全面进入“1时代”。

分析人士认为,大型银行率先降息后,中小银行也将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竞争状况跟进调整。在此背景下,金融消费者需积极调整资产配置策略,寻求多元化投资路径。

制图:文宛

国有大行存款利率破冰

5月20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国有六大行集体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此次调整涵盖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通知存款等,降幅在5BP至25BP之间。其中,活期存款利率下调5个基点,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5至25个基点不等,7天通知存款利率下调15个基点。

随后,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也迅速跟进,宣布存款利率下调。

调整后,国有六大行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的1年期、2年期、3年期和5年期定存挂牌利率分别为0.95%、1.05%、1.25%和1.3%。邮储银行1年期定存挂牌利率为0.98%,其余期限利率与其他五家一致。

股份制银行方面,由于此前挂牌利率存在差异,调整后的利率水平也略有不同。其中,1年期定存利率下调至0.95%—1.15%,2年期定存利率下调至1.05%—1.20%,3年期定存利率下调至1.25%—1.30%,5年期定存利率下调至1.30%—1.35%。

市场对此次存款利率下调已有预期。20日出炉的新一期LPR显示,1年期LPR为3%,5年期以上LPR为3.5%,均较前值下调10个基点。

分析人士指出,本轮存款降息与LPR调降同步实施,是商业银行在利率自律机制下主动稳定息差的举措。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进一步收窄至1.43%,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净息差分别下降11个基点和5个基点。未来,在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仍将面临较大的净息差压力。

理财收益下滑倒逼机构降费

随着利率下调,“存款搬家”现象加剧,银行理财规模大幅回升。然而,理财产品的业绩基准也随之下调,多家机构陆续发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公告。

例如,中银理财、广银理财、民生理财等调整的产品超过100只,部分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限已逼近甚至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水平。

为了应对市场变化,银行不得不下调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以保证产品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同时,为减少客户流失风险,银行理财机构纷纷采取降费措施。

如交银理财宣布旗下某理财产品销售手续费率下调至0.10%(年化),为期三个月;中银理财也连续发布公告下调多款产品的固定管理费率和销售服务费率。

招银理财、浦银理财、光大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也加入降费行列,通过降低费率来吸引客户。

多元化配置应对低利率时代

随着低利率时代的到来,分析人士建议金融消费者调整资产配置策略,向多元化转型。

货币市场基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和部分低风险固收类银行理财产品受到关注。同时,短债类理财产品也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宽松的资金环境为短债带来利好。

此外,多元化投资是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关键策略之一。投资者可以通过合理配置不同类型的资产来降低风险。如采用股债均衡组合配置策略,将资金分别投资于债券股票或股票型基金等。

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要保持理性和冷静,避免盲目跟风和情绪化投资。关注产品的风险等级、资产配置透明度及费率优惠的可持续性。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