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前4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06万亿元,贷款规模保持合理增长。同时,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6.34万亿元,贷款利率保持在历史低位,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显著增长。

  制图:蔡华伟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0.06万亿元,显示出金融市场活力。截至4月末,我国本外币贷款余额269.54万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265.7万亿元,同比增长7.2%,贷款规模保持合理增长。

  在贷款结构方面,持续优化。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4.31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4.71万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体现了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的支持。

  据初步统计,今年前4个月,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6.3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61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同比多增3397亿元。截至4月末,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4万亿元,同比增长8.7%,实体经济贷款余额为262.27万亿元,同比增长7.1%。

  此外,贷款利率继续保持在历史低位,社会融资成本持续下降。4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2%,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均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有助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的降低。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出新的一揽子支持举措,引导金融机构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同时,通过降准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充裕,为金融机构提供足够资源,推动金融总量合理增长,稳固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

  在存款方面,前4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2.5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7.83万亿元,显示出居民储蓄意愿依然较强。截至4月末,我国本外币存款余额321.68万亿元,同比增长8.2%,人民币存款余额314.78万亿元,同比增长8%。

  此外,4月份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显著增长,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分别为1.16万亿元、0.35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0.72万亿元,显示了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