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起,多家银行调整存款产品利率,主要集中于中长期限的存款利率产品,有银行五年期存款产品利率直降40个基点,部分银行出现三年期和两年期存款产品利率倒挂情况。此举被视为银行在净息差承压背景下,压降负债端成本的重要举措。

  红星资本局4月10日消息,4月起,多家银行纷纷调整存款产品利率,主要集中于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等中长期限的存款利率产品。其中,有银行五年期存款产品利率直降40个基点,引发市场关注。此外,部分银行出现三年期和两年期存款产品利率倒挂现象,令人瞩目。

  据了解,本轮银行调整存款利率,不仅限于大型银行,多地中小银行也对存款利率进行了不同幅度的调整,包括广西融水农商银行、广西资源农商银行、广东南澳农商银行、江西江州农商银行等。这一轮调整,被视为银行在净息差承压背景下,压降负债端成本的重要举措。

  在当前银行业整体净息差承压的背景下,加强负债端成本管控措施,通过优化存款结构来推动存款付息成本下降,成为银行机构稳息差的关键。多家银行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将进一步优化存款期限结构,以改善存款付息成本。

多家银行近期宣布存款“降息”

有银行“存三年不如存两年”

  值得注意的是,此轮银行降息中,平安银行某存款产品3年期利率下调40BP,出现两年期、三年期存款利率倒挂现象。该行近期在售三年期20万起存的大额存单,年利率2.0%,而两年期定存年利率分别为1.65%和1.70%,存两年比存三年的利率高。

  浦发银行北京某网点工作人员称,该行特色定期存款“安享赢”三年期年利率从2.15%降至2.05%。此外,安徽新安银行、武汉众邦银行等中小银行也下调了存款产品利率,并出现两年期、三年期存款利率倒挂的情况。

图据新安银行微信公号

  未来,银行存款利率走势如何?多家银行表示,将继续强化负债成本管控,优化存款结构,以降低付息成本。金融监管总局此前披露,2024年四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52%,对于银行机构而言,要想稳住息差,管控负债成本势在必行。

  正值银行年报披露季,多家银行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上也就负债成本管控的相关问题予以回应。平安银行行长冀光恒表示,今年零售负债端必须退出高成本行列。兴业银行管理层认为,稳息差的关键在于压降负债成本。浙商银行行长助理侯波表示,负债端三年期以上的高成本负债在今年到期的规模会高于去年,这对于息差稳定也将有所助益。

  展望下阶段,工商银行副行长姚明德表示,2025年,工行将努力提升风险定价水平,实施全口径负债的成本管理。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表示,建行将进一步加强资产负债的结构优化和存贷款的定价管理。

  开源证券研报指出,高息定存重定价是2025年银行存款成本改善的主要支撑,存款利率即使调降,引起的脱媒效应也将弱于往年。中小银行若能按自律统一下调,大部分客户或被动接受为主,也能减轻大行负债压力。

(文章来源:红星资本局)